...遗传性凝血因子Ⅱ缺乏 遗传性凝血酶原(凝血因子Ⅱ)缺乏是最为罕见的遗传性出血病之一,可以将凝血酶原缺乏分成两类:①低凝血酶原血症(Ⅰ型缺乏),以抗原和活性同时降低为特点;②异常凝血酶原血症(Ⅱ型缺乏),特点是抗原水平正常或正常低限,...
...。维生素K治疗对遗传性凝血酶原缺乏没有效果。 (二)预后 目前暂无相关资料...
...1.佝偻病 其病理基础是矿化障碍,大量类骨质堆积,导致骨质软化、畸形。由于病因不同,佝偻病发病时间不同,表现各异。营养性佝偻病多出现在6~24个月婴儿,遗传性维生素D假性缺乏常在出生后2~3个月,而单纯性低血磷性佝偻病,一般在出生后2~5...
...长,坐不能稳,要皆肾气不足之故。”[现代研究]胡淑德,阎田玉,凌晓明。佝偻病患儿中西药治疗对血清25—(OH)03水平的对照观察.中医杂志193;34(5):295对佝偻病患儿中西药治疗前后血清25—(0H)D3水平进行对照观察,中药以益儿...
...小儿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 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pidermolysis bullosa hereditaria)是一组较常见的以皮肤和黏膜轻微外伤后,出现水疱为特点的遗传性疾病。至今分类尚不统一。 1991年以来,Fine等人根据...
...首先应与其他原因引起的佝偻病鉴别。对临床诊断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经用足量维生素D 3万μg(120万U)治疗后效果不佳,应考虑抗维生素D佝偻病,常与肾脏疾病有关。这类疾病包括: 1.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 有家族史,Ⅰ型发生于1岁以内...
...预防手足搐搦症的方法,与预防佝偻病相同。对于婴幼儿腹泻应及时治疗,以防发生电解质紊乱。婴儿患各种病毒性肝炎时,肝细胞受损,以致25羟D的形成发生障碍,容易并发低血钙症,应及早补充维生素D2或D3。 1 普及预防措施 ⑴加强宣传工作 包括对...
...羟化酶,不能合成1,25-(OH)2D3。发病时间从生后数月起,常伴有肌无力,早期可出现手足搐搦症。血钙降低,血磷正常或稍低,血氯增高,并可出现氨基酸尿,虽经常规剂量维生素D治疗,但在X线长骨片上仍显示佝偻病征象。要把维生素D量增加到1万U/d...
...遗传性血尿酸过多 遗传性高尿酸血症(hereditary hyperuricemia)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Lesch与Nyban(1964)首先报道,出现舞蹈样不自主运动,尿酸明显增加。 尿酸为嘌呤(purine)代谢的最终产物。嘌呤...
...本病应与下述疾病作鉴别: 1.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主要是因维生素D缺乏所致,本病多有明确的维生素D缺乏的原因。血钙低或正常,血磷低,但尿磷不增多且对维生素D治疗量反应较好,可资鉴别。此外,尿磷不增加,血甲状旁腺激素含量增加,尿cAMP...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