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和佛学有同样意义,道家讲“道”便是“盗机”。《阴符经》说:“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修道者也就是利用盗机。我们人活着是天地之盗,都是偷了天地自然的东西,偷太阳的光,偷土壤的功能,侵害万物的生命给自己当饭吃,把动物的...
...道家书籍“兔髓”词语解释 免髓,在修炼之中,指丹田发生之元精。 王重阳《五篇灵》谓:“先凝神,聚于坤位,静中生动,采阴中之阳,名曰免髓。” ...
...在人物绘画上,改变了以描写人物道德的主题,而是以个人风采个性代之,顾恺之主张的“传神写照”的画风兴起。 在山水绘画上,以“自然”作为最重要的审美品格,在用色上,水墨之风压倒了以青绿山水成为主流。古代山水画家几乎都未脱离道家思想的影响,山水...
...无忧”,“绝圣弃智,民利百倍”。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物而动,性之害也;物至而应,智之动也;智与物接,而好憎生焉;好憎成形,而智怵于外,不能反己,而天理灭矣。是故圣人不以人易天,外与物化而内不夫情,故通于道者,反于清静,空于物者,终于无为。...
...道家书籍“神水”词语解释 神水,又叫做“灵泉”。在内丹比喻为先天元精,乃由先天一炁所化。虽然已成为液,但是又非浊质之精。 好象人身上的真液,可以自动的上下周流,乃由真炁所化而来,虽然成液,但是又非纯粹下流之水。 此液之中,其实含有先天一炁...
...道家书籍“七门”词语解释 七门,即是天门泥丸、地门尾间、中门夹脊、前门明堂、后门玉枕、楼门咽喉、房门绎宫等七处门户,乃为修炼之重要关窍,五脏六腑皆系于此。 《黄庭经》云:“中有真人巾金巾,负甲持符开七门,此非枝叶却是根,昼夜思之可长存。”...
...道家书籍“活子时”词语解释 子时即半夜11点至1点之间,此时太阳开始从北方升起。喻之人身,即为一阳初动之炁,从下元(北方)氤氲升起,与太阳初生之子时相同。 又因此一炁之发生,未必就在真正时间上的子时,故称为活子时。崔希范真人《入药镜》日:...
...指导意义。 “天人合一”催生整体观念 现在,我们说得最多的词是“和谐”,这正是《周易》的核心思想。它把自然和社会看作一个整体,提出“天人合一”思想以及天地人之道,即“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以天道推知人事...
...道家书籍“半黍”词语解释 黍米之义,见上条。半黍之义,则言其更加微小。比喻在内丹的修炼之中,精杰神的变化至微至纫,非常精妙,故用半黍,愈见精妙。 ...
...道家书籍“二候”词语解释 一阳初动之时,称为一候。此时药苗尚嫩,故不可采。而至其炁渐生,最为盈盛之时,犹如十五之月亮,正是圆满之候,乃为不老不嫩之时,称为二候,此时正可采药。 王重阳《五篇灵文》:“乾甲即十五日是也,此日圆满,乾坤之时也。...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