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是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外膜蛋白,可在感染HBV后早期出现。乙肝表面抗原(HBsAg)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本身不具有传染性,但它的出现常伴随乙肝病毒的存在,所以它是已感染...
...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或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的抗抑郁类药物。患者还可以进行认知治疗――一种心理咨询服务,在第二步治疗后,有另外31%的患者康复。 接下来,那些仍没有治愈的患者可以选择四种抗抑郁药物中的一种:去甲阿米替林(...
...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中心执委李苏宜教授说,一些肿瘤病人在治病时至少存在6大误区,亟待早日走出。 一是认为癌症是不治之症而放弃治疗 其实,恶性肿瘤并非不治之症,早期经过手术、放疗、化疗等正规治疗后可以治愈,还有10种左右的恶性肿瘤病人...
...据说,乙肝传播有三种途径,即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和唾液传播。然而,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主任委员庄辉院士等专家指出,这种观点是完全错误的,唾液是不可能传播乙肝的。所以,一块儿吃饭不用担心会传染上乙肝。 近日,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刚刚完成了在北京、...
...一些人接种乙型疫苗后产生抗-HBs,但仍可被HBV的S区基因突变株感染,而逃避宿主的免疫反应。②前C基因区突变与HBV感染后免疫及重型肝炎发病有关。一般认为乙型肝炎患者HBeAg转阴,抗-HBe转阳,表示HBV复制活跃程度减弱,临床症状好转...
...蛋白疫苗对32只乙肝病毒转基因鼠注射1年,有93%的血清e抗原转阴,78%的表面抗原转阴,e抗体和表面抗体转阳,乙肝病毒DNA明显降低,且转氨酶未见升高,这表明该疫苗可产生强而持久的细胞免疫反应。对46名慢性乙肝患者每次注射乙肝蛋白疫苗20...
... HBsAg又称为肝炎相关抗原(HAA),出现于患者血清ALT升高前2~8周,至恢复期HBsAg滴度逐步降低乃至消失,抗HBs出现,但有部分患者HBsAg可持续存在,此时即使HBV已从人体内消除,肝细胞仍能不断复制HBsAg。HBV感染后,...
...如果上述各项有阳性者,下面的表格将向您说明某些乙肝的得病情况。 1、俗称三大阳说明患者是慢性肝炎,有传染性.处于活动期。 2、急性乙肝感染阶段或是慢性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传染性弱些。 3、乙肝已趋向恢复,属于慢性携带者,传染性弱,长期持续此...
...首次检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应在1/2~2周后复查1次,同时查血清丙氨酸氢基转移酶(简称转氨酶)、乙肝核心抗体免疫球蛋白m、乙肝核心抗体、乙肝e抗原、乙肝e抗体及乙肝表面抗体。如果有条件,还可检测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聚合酶等。...
...是第一种被批准用于治疗乙肝的口服核苷类药物。不过,随着YMDD突变的出现,甚至在短期的拉米夫定治疗之后便可出现高的病毒耐药率(1年出现耐药比例达24%,4年的则高达70%),使其临床效果不尽如人意。尽管病毒耐药率这样高,但是,由于其治疗费用...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