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译文及注释_【古诗文大全】

...译文 多么清明又是多么荣光, 因为文王有着征伐良方。 自从开始出师祭天, 至今成功全靠师法文王, 真是我周王朝大吉大祥。注释 ⑴:语助词。 ⑵典:法。 ⑶肇:开始。禋(yīn):祭天。 ⑷迄:至。 ⑸祯:吉祥。...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fanyi/285.html

吐泻(单吐单)_《幼科释谜》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论之原.五脏兼推.脾受木克.面黄神疲.脾为水侮.洞泄如筛.心脾气虚.黄多噫.肺脾气拂.沫出多啼.脾气虚寒.冷及四肢.脾家积热.心烦口糜.脾为湿滞.浮肿脉迟.脾气下陷.腹坠如遗.脾中虚痞.胀满难支.清神益气.止泻应施.吐泻交作.霍乱危...

http://zhongyibaodian.com/youkeshimi/707-8-6.html

黄散(又名脾散)_【中医宝典】

...黄散(又名脾散) 【出处】《防风(120克) 【功效】脾胃伏火。 【主治】脾胃伏火证。目疮口臭,烦渴易饥,口燥唇干,舌红脉数,以及脾热弄舌等。 【用法】上药锉,同蜜、酒微炒香,为细末。每服一至二钱(3-6克),水一盏,煎至五分,温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3301.html

_身形脏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四维多用作四脏的代称。 【四】 古代医书多用作四脏的代称。...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180.html

相代,阳气乃竭解_《吴医汇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按王太仆注∶“四”为血、肉、筋、骨。吴鹤版皋注∶“四”为血、脉、筋、骨,以是四者,维持一身,以注“”字之义。马元台以血、脉、筋、骨于“四”字未妥,因注“四”为四肢。汪 以王注之血、肉、筋、骨、马注之四肢,俱于“代”字无着,因注“四...

http://zhongyibaodian.com/wuyihuijiang/750-8-4.html

为病_《奇经八脉考》

...越人曰:阳维、阴维者,络于身,溢畜不能环流灌溉诸经者也。故阳维起于诸阳之会,阴维起于诸阴之交。阳维维于阳,阴维维于阴,阴阳不能自相,则怅然失志,溶溶不能自收持。又曰:阳维为病苦寒热,阴维为病苦心痛。溶溶缓慢貌。 张洁古曰:卫为阳,主表...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725.html

医学检验前三小时口服c影响化验结果_就医指南_化验常识_【中医宝典】

...在日常生活中,维生素C(以下简称C)应用很广。除了在生病时大剂量使用、可以发挥治疗作用外,许多人还常年口服C,以提供营养素的额外补充。但是您知道吗,C有时也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小麻烦———服用后会影响一些检查化验的结果。 C,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changshi/b11191.html

黄散_《小儿药证直诀》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又名脾散)治脾热弄舌。藿香叶(七钱) 山栀子仁(一钱) 石膏(五钱) 甘草(三两) 防风(四两去芦切焙)上锉,同蜜酒微炒香为细末,每服一钱至二钱,水一盏,煎至五分,温服。清汁,无时学海案∶“聚珍本”山栀仁一两,甘草三两云一作三分。方后...

http://qihuangzhishu.com/875/96.htm

诊断学_民族中医医_【中医宝典】

...包括常见症状、检查疾病的方法、诊断原则和步骤等。 常见症状 医对常见症状的认识一般概括为以下23种。 1、发热。医认为人体所需的热量是在人体自然力的支配下,以胆液质和血液质的形式不断产生、消耗和补充, 并将多余的热量通过皮肤、 肺和...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3038.html

阴阳二脉_《丹医秘授古脉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二者三阴三阳之纲维也。一、所候:阳维脉与阴维脉二、部位:手十宣及足中趾,此为诊候之初阶,二次第真气候之。盖二维虽三阴三阳,主溢蓄,其脉气固以三阴三阳为基础,然其脉浮行于体表,无形质可究,故只可以真气察知,以感摄法为用也。三、诊法:甲、...

http://zhongyibaodian.com/danyimishougumaifa/1248-5-21.html

共找到52,95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