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就是分析、辨认疾病的证候。中医学中的“症”、“证”、“病”的概念是不同的,但三者之间又有着密切联系。所谓“症”,是指疾病的单个症状,以及舌象、脉象等体征。如发热、畏寒、口苦、胸闷、便溏、苔黄、脉弦等。“证”,是指证候,即疾病发展过程...
...目录 《辨证录》参茯甘桔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辨证录》:参茯甘桔汤【处方】山楂10粒,麦芽1钱,人参1钱,桔梗1钱,枳壳5分,甘草5分,茯苓3钱。【功能主治】人有好食肥甘烹炙之物,遂至积于胸胃,久而不化,少遇风邪,便觉气塞不通。...
...转移到微观与宏观、结构与功能、物质与运动、人体与环境等种种“关系”上来,医学已走向“辨证综合阶段”。先生非常重视系统科学的发展及其与中医学理论的相关性。认为:系统科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整体性”、“巨系统”、“母系统”、“子系统”、“多层次观念...
...《内经》中并无“八纲”这一名词,但其具体内容已有散在性论述,且基本确定了其相互间的辨证关系。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已具体运用八纲对疾病进行辨证论治,如方隅在《医林绳墨》曾说:“仲景治伤寒,着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然究其大要...
...目录 《辨证录》参附茯苓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辨证录》:参附茯苓汤【处方】人参1两,附子1钱,茯苓5钱。【功能主治】冬月直中阴寒,吐泻交作,身发热者。【用法用量】水煎服。一剂而吐泻止,身热亦退。【摘录】《辨证录》卷一...
...目录 《辨证录》参附五味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辨证录》:参附五味汤【处方】人参3两,附子2钱,北五味子3钱。【功能主治】男子久战不已,忽然乐极情浓,大泄不止,精尽继之以血,气喘而手足身体皆冷。【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
...目录 《辨证录》加味参茯饮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辨证录》:加味参茯饮【处方】人参5钱,茯苓5钱,半夏3钱,天花粉3钱,甘草1钱,竹沥2合,附子1片。【功能主治】痰积上焦,哭笑无常。【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十...
...目录 《辨证录》参归荆芥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辨证录》:参归荆芥汤【处方】人参1两,荆芥3钱,当归1两。【功能主治】妇人甫产后,忽眼目昏晕,恶心欲吐,额上鼻尖有微汗,鼻出冷气,神魂外越,证属气虚欲脱而血晕。【用法用量】水煎服。【...
...目录 《辨证录》参耆救母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辨证录》:参耆救母汤【处方】人参1两,黄耆1两,当归2两,升麻5分,龟版1个,母丁香3枚。【功能主治】妇人生产6-7日,胞水已破,子不见下,其子已死于腹中。【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
...了,一个人属于阴虚,就应该补阴,用的是枸杞子、百合、知母、黄精、山萸肉等养阴的东西;另一个人属于湿热,就该清热利湿,用茯苓、猪苓、泽泻、薏苡仁、藿香、柴胡、黄芩等等。这就叫“同病异治”,就是一样的病不一样的治疗方法。有人说中医太灵活了,太...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