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所以,病论治和辨证论治都中医临床诊疗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强调病证结合,但这里中医,而非西医,所以,即便中医病论治和中西医结合病论治也有很大区别。 除了辨证治疗、病治疗外,临床上有时候...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3361.html

领悟扶阳学术思想要先学好《伤寒论》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根基就是《伤寒论》。如当代临床家李可老中医在四逆汤基础上创制破格救心汤,对于治严重心衰等急危重症,可力挽垂绝之阳,救暴脱之阴,疗效明显,有较强可重复性。 中医学术流派和学术观点不少,但不论是何种流派,疗效硬道理。近些年来,...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7417.html

黄连汤中桂枝琐谈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但她不是甘草泻心汤证,因为她没有下利日数十行,该患者有口腔溃疡、口干、舌头灼热等上热症状,以及大便不成形等下寒症状,最主要该患者有明显胸闷、气短等气上冲症状,这个典型桂枝证,所以该患者方证应该为黄连汤证。果然,...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0409.html

《伤寒论》三阴三阳位序体现经方发展史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味、3味药,甚至更多药物组成复方治疗,这样逐渐积累了用什么方,治疗什么证,即复方方证经验,其代表著作《汤液经法》。发展至汉代,对病位概念进一步细化,即量疾病之浅深,由表、里增加了半表半里概念,因而产生了完善六经辨证理论,其代表著作...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4593.html

半表半里成熟于东汉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附方(三):柴胡桂姜汤方治疟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服一剂如神效。疟病往来寒热为特点疾病,柴胡桂枝干姜汤适用于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之疟疾,说明该方重在温下祛寒。此二条,并未直接指明该方证六经何属,但可得知该方主要适应证但寒不...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9764.html

淋证病在太阴阳明 冯世纶临证实录(十二)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辨证要点为腰冷重小便自利者。这里所说小便自利并非指小便正常,而是一病理性名词,意指尿频尿失禁。其发生机理与小便不利相同,只是临床表现有别而已。正如日本人尾台榕堂在《类聚方广义》中所说:‘小便自利’犹曰‘不禁’。术...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3417.html

陈鼎祺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经验_【中医宝典】

...。拟方:莱菔子10g,川贝10g,桃仁活血化瘀。这里值得一提陈老师认为有形痰寒热,关键在质不在色,稀薄为寒,稠黏属热。本例患者虽痰色白,但稠黏,故属热痰,舌苔薄黄也证实了这一点。纵观本病例,陈老师辨证精当,方证对应,故获奇效。(...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215.html

从多角度诠释经典——对《伤寒论》第279条学习思考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患者并未见里热征象。如果这种误下用大黄、芒硝,甚或甘遂等寒性泻下药,误下后应当出现里虚寒表现,也就是出现典型太阴病,腹满而吐,食不下时腹自痛以及自利。治疗应当用以干姜、附子为主药四逆辈。而本条文中,误下后出现了需要用...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5815.html

经方治疗紫癜性肾炎 冯世纶临证实录(十七)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尿蛋白(++),尿潜血(+++),诊断为过敏性紫癜,紫癜性肾炎,经抗过敏、抗炎治疗半年余,无好转。诊见:满月脸,精神疲惫,双下肢紫癜,咽痛,口干,便秘。舌质淡,舌苔腻,脉沉。六经属太阳、阳明、太阴合病。方证属越婢加术汤合赤小豆当归...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3718.html

路志正_游于方之中 超乎方之外--跟师路志正教授日记(十四)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心中有数,并不断揣摩玩味,推之临床,证用只是一种模式,在某些情况下,也一种束缚。临证用方首重辨证,用成方加减又需方证。学方目的不只在于记方,而是要掌握组方规矩,配伍变化方法。随着临床经验不断积累,所学知识逐步升华,又应做到...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luzhizheng/1107-2-14.html

共找到971,53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