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脉_《温病正宗》_中医医书籍_【岐黄术】

...大有力,浮长有力,伤寒得此脉,自当发汗,此麻黄、桂枝证也;温病始发,虽有此脉,切不可发汗,乃白虎、泻心证也。死生关头,全于此分。凡温病内外有热,其脉沉伏,不洪不数,但指下沉伏而小急,断不可为虚寒。若以辛温药治,反益其热也。所以伤寒多从...

http://qihuangzhishu.com/723/74.htm

《吴医汇讲》_中医医书籍_【岐黄术】

...须讹字 卷三 石芝医话 管见刍言 核骨踝胫辩 烂喉丹痧 脏腑受盛辩 大温中饮炙甘草汤合论 柴胡 犀角、升麻 紫茸郁金 大豆黄卷辩 瘟疫赘言 合丹溪景岳相火大意 升降出入说 寸口趺阳紧脉不同 中腑中脏辩 卷四 人身...

http://qihuangzhishu.com/750/index.htm

列厥阴条例大意_《伤寒贯珠集》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术】

...厥阴为阴之尽.为脏极.阴极而尽.则必复反而阳.故厥阴生死.在厥热进退也.本篇于厥阴脉证之下.先厥热进退.所以明生死机.次生死微甚.所以明阴阳故也.而厥阴有热.虑其伤阴.必以法清.厥阴有寒.虑其伤阳.必以法温之.一如少阴...

http://qihuangzhishu.com/711/96.htm

《痧胀玉衡》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术】

...慢痧必须速治 痧症治要宜明 治痧须先明百病 刺腿弯痧筋法 刮痧法 用针说 痧胀用药不厌多 痧胀宜下 痧后治杂症宜知 当知不信 痧脉十二经 痧脉外感内伤 痧脉要诀 痧脉有似阴症 痧脉似气血有余 方书脉句宜参 脉贵审于几先 痧脉决...

http://qihuangzhishu.com/743/index.htm

惊风_《中医儿科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如《东医宝鉴·小儿》说:“小儿疾最危者,无越惊风证”。《幼科释谜·惊风》也说:“小儿病,最重惟惊”。惊风的症状,临床上可归纳为八候。所谓八候,即搐、搦、颤、掣、反、引、窜、视。八候的出现,表示惊风已在发作。但惊风发作时,不一定八候...

http://zhongyibaodian.com/erkexue/79-8-7.html

《医学读书记》_中医医书籍_【岐黄术】

...桂枝汤 麻黄汤 大小青龙汤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 五苓猪苓 泻心诸汤 白通四逆 麻杏甘石汤 饮证类伤寒 简 伤寒杂论 卷下 制方用药必本升降浮沉理 五行问答 通一子杂论 喻氏春温论辨 柯氏《伤寒论翼》 宣明人参白术散方论 ...

http://qihuangzhishu.com/326/index.htm

伤寒三百九十七法_《医经溯洄集》_中医医书籍_【岐黄术】

...无方诸条通数.则过其数.除脉法.平脉法.并伤寒例.及可汗.不可汗.可吐.不可吐.可下.不可下诸篇外.止以六经病篇中.有有方.有无方诸条数.则亦不及其数.以六经病篇.及 湿 霍乱阴阳易瘥后劳复病篇中.有有方.有无方诸条数.则...

http://qihuangzhishu.com/884/9.htm

《幼幼集成》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术】

...辩证 五脏所属证 变蒸 卷二 胎病 惊风辟妄 录诸家惊风 辨明致妄由(易去惊字) 新立搐类搐非搐分门别证 柔痉(伤风有汗为柔,风性软弱也) 刚痉(伤寒无汗为刚,寒性刚劲也) 附血虚寒袭太阳病痉案 暑证 疟疾 痢疾 咳嗽 丹毒 疮...

http://qihuangzhishu.com/630/index.htm

方效经错源、血化为汗_《医林改错》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余曰:尔看其首篇,细心研究,便知其方效论错理。如首篇足太阳膀胱经,为寒邪所伤,则令人头疼、身痛、项强、发热、恶寒、干呕、无汗,用麻黄汤治;若诸症如前而有汗,是伤风,用桂枝汤治。所是足太阳经。足太阳专通两足,而下通两手,其传邪,传足...

http://zhongyibaodian.com/yilingaicuo5180/163-7-9.html

重雕元刻伤寒百证歌发微叙_《伤寒发微》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术】

...谓之许学士.不知所历何官也.案伤寒歌即百证歌.三与五盖字.翼伤寒论即发微也.叔微扬州仪征人.少孤力学.于书无所不读.而尤邃于医.建炎初.剧贼张遇破真州.已而疾疫大作.知可遍历里门.视病与药.十活八九.仕至徽州杭州教官.迁京秩.见影宋抄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55/2.htm

共找到415,61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