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跟疽,生于足跟骨下。由脏腑积热,或汗足涉水,远行伤筋而成。初起赤肿疼痛,脓成有头可刺,出黄白色脓者易治;若初起便破,黑色而烂者难治。此处属足太阳膀胱经申脉穴,乃阳跷发源之所,肾经所过之地;疮口久溃不合,阳跷脉气不能冲发,肾气由此而泄,...
...宫詹吴少溪先生,有酒积,常患胃脘疼,近右腰眼足跟肢节皆痛。予谓此皆由湿热伤筋,脾肺痰火所致,法宜清肃中宫,消痰去湿,俾经络流通,筋骨自不疼矣。切不可作风痛而用风剂。公极然之。用二陈汤加威灵仙、苍术、黄柏、五加皮、枳实、葛根、山栀子进之。肢...
...妇人足跟足指肿痛,足心发热,皆因胎产经行,失于调摄,亏损足三阴虚热所致。若肿痛或出脓,用六味丸为主,佐以八珍汤。胃虚懒食,佐以六君子汤。寒热内热,佐以逍遥散。晡热益甚,头目不清,佐以补中益气汤。凡发热脯热、内热,自汗、盗汗等证,皆阴虚假热...
...将喝剩的茶叶和洗脚水倒在一起,用来洗脚,每次20至40分钟左右,洗用了一个星期后,脚跟裂的口子可以愈合,再多洗几天,足跟的皮肤便会光滑如初。 足跟裂...
...【方歌】足跟疽生脚挛根,状如兔咬紫红焮,阳跷积热溃难敛,初宜隔蒜艾灸勤。【注】此证生足跟,俗名脚挛根,由脏腑积热,汗出涉水,远行伤筋而成。初肿红紫疼痛,溃破脓水淋沥,状如兔咬。经云兔啮状如赤豆,至骨急治,迟则害人。盖谓毒之深恶也,属足太阳...
...跟痛症是指足跟部周围疼痛的疾病总称。主要是指跟骨底面和跟后由于慢性损伤所引起的疼痛,常伴有跟骨结节部的前缘骨刺。本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及肥胖者,属中医“痹证”范围。 诊断要点 1.本病起病缓慢,多为一侧发病,可有数月或数年的病史。 2.一般都...
...跟痛症是指足跟部周围疼痛的疾病总称。主要是指跟骨底面和跟后由于慢性损伤所引起的疼痛,常伴有跟骨结节部的前缘骨刺。本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及肥胖者,属中医“痹证”范围。 诊断要点 1.本病起病缓慢,多为一侧发病,可有数月或数年的病史。 2.一般都...
...足跟疽(图)王肯堂曰∶足跟疽又名兔啮,其状若兔啮故名。属足太阳经,穴名申脉,在足跟骨下,此处乃阴阳二跷发源之所,由脏腑积热所致。其毒深重,最忌毒药敷贴,若紫陷麻木,神昏脉乱者不治,过时溃烂者,有妨饮食,二便不调,或涉房劳,怒气迷闷者死。(...
...□ 陈国启 湖北省宜城市陈国启中西医结合诊所 大陵穴 具有清热宁神,宽胸和胃,通经活血之功效。 踝关节扭伤,跟骨骨刺,足跟痛,趾骨骨折痛时,可针刺大陵穴。此外,此穴还可以治疗顽固性失眠,心律不齐,心动过速,心动过缓等心脏疾病。 针刺方法:...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