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开展拯救濒危藏药材计划_【中医宝典】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积极实施拯救濒危藏药材计划,通过“濒危藏药材人工种植技术研究与示范”及濒危藏药材调查等项目,业已形成各类濒危藏药材野生抚育基地4000余亩,初步建立了红景天、鸡蛋参、喜马拉雅紫茉莉等濒危藏药材种质资源库。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7548.html

丁立威:中药资源匮乏 敲响危机警钟_中药资源_【中医宝典】

...野生中药材资源加速枯竭,市场供给量连年萎缩,一些急需的重要药材缺口达80%以上,许多关键药用动植物已处于濒危状态,珍贵药材已呈零库存,无货源应市,中药资源开发和可持续发展面临生态难题。 中药资源的匮乏,已向国人敲响危机警钟,中医药企业正面临着...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693.html

有一天,我们也许无药可挖了_中药资源_【中医宝典】

...,一个物种的灭绝,将可能会有15—30个物种跟着消亡。而且药用植物的灭绝后果将十分可怕,物种基因是国家战略资源,野生物种的消亡,会使我们很难进行中药材品种杂交改良等研究,如治疗禽流感的一种药物“达菲”的有效成分是从一种八角茴香中提取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924.html

四川省中药行业知识产权战略通过国家验收评审_中药资源_【中医宝典】

...繁育、中药药用机理、中药新药研究、中药制剂研究开发等方面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很多创新成果,为促进中药现代化做出了积极贡献。开展“四川省中药行业知识产权战略研究”,对摸清全省中药行业知识产权创造、管理、运用和保护的具体情况,针对中药...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837.html

麝资源保护与持续利用方法_【中医宝典】

...贫困、人口稀少的地区,将是一个即可保护麝资源,又可持续生产麝香、发展经济、保护环境的多赢措施。基于这样的认识,《野生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在第十一届缔约国大会第7号“关于麝的贸易和保护”的决议亦提出“鼓励发展安全有效的活麝取香技术”。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4065.html

吊兰花——金银花_中药资源_【中医宝典】

...现在正是贵州金钗石斛的采集旺季,在传统观念中,野生中药材的质量要比人工种植的好,而贵州赤水市人工种植的金钗石斛在市场上却更受欢迎。在赤水民间,金钗石斛俗称吊兰花,这种兰科植物能开出美丽的花朵,集药用及观赏价值于一身,为赤水市市花,而种植...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692.html

药用资源减少 藏药资源保护迫在眉睫_中药资源_【中医宝典】

...青藏高原历来以盛产冬虫夏草、雪莲、大黄等名贵药材闻名,然而,相关资料显示,长期盲目掠夺式采挖、资源利用不合理及人工种植缺乏积极性等问题致使藏药资源越来越少,藏药资源保护迫在眉睫。 青海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供的资料显示,由于对天然野生药材...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909.html

中药资源普查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80%以上的国土面积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内容偶然性包括中药资源的种类和分布、数量和质量、保护和管理、中药区划、中药资源区域开发等。(一)中药资源种类的构成中药资源主要由药用植物、药用动物和药用矿物构成。据普查统计,我国的中药资源种类有...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69.htm

青海省中药藏药资源枯竭状况有望改变_【中医宝典】

...中药藏药材资源丰富,共有药用资源1660种。但是由于地理、气候条件等原因,天然药用资源再生能力低下。长期以来,青海省的中药藏药只采不种,部分品种破坏性采挖问题严重,致使野生资源保有量下降,许多品种甚至处于濒危境地。据统计,青海省目前濒危药材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4825.html

10年可创收20-40万元 海南沉香种植前景看好_中药资源_【中医宝典】

...。长期以来由于遭遇人工乱采滥伐,海南沉香濒临灭种的危险,1987年被列为国家珍稀濒危三级保护植物,1999年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二级重要保护野生植物。世界粮农组织也已将其列入世界濒危植物,受国际贸易公约保护。 海南沉香种植、造香及加工技术...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653.html

共找到65,39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