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蔻_(图))味辛,温,无毒。主温中,心腹痛,呕吐,去口臭气。生南海。陶隐居云∶味辛烈者为好,甚香,可常含之。其五和糁(素感切)中物皆宜人。廉姜,温中下气;益智,热;枸(音矩)橼(音沿),温;甘蕉、麂(音几)目并小冷尔。唐本注云∶豆蔻,...
...目录 《丹溪心法附余》豆蔻理中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丹溪心法附余》:豆蔻理中丸【处方】人参1两,白术2两,干姜5分,甘草(炙)5分,肉豆蔻7钱(面裹煨)。【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产后元气虚弱,脐腹疼痛...
...目录 《杨氏家藏方》豆蔻煮散 《普济方》豆蔻煮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杨氏家藏方》卷六:豆蔻煮散【处方】草豆蔻仁1两,白术1两,白茯苓(去皮)1两,高良姜2两(炒),白豆蔻仁半两,人参(去芦头)半两,甘草(炙)半两,丁香1分,陈...
...目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丁香豆蔻散 《局方》丁香豆蔻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丁香豆蔻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丁香豆蔻散【处方】京三棱(炮)、木香(不见火)、厚朴(去粗皮.姜汁制)、芍药、肉豆蔻(炮)...
...目录 《鸡峰》豆蔻白术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鸡峰》:豆蔻白术丸【处方】白术2两,附子1两,肉豆蔻1两。【制法】上为细末,蒸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洞泄,形瘦腹大(月真)胀,食毕即下者。【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米饮...
...目录 《圣济总录》豆蔻附子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圣济总录》:豆蔻附子散【处方】肉豆蔻仁(面裹,炮熟)附子(去皮、脐,锉,盐炒)缩砂(去皮)各15克 木香3.7克【制法】上四味药,捣罗为细散。【功能主治】温脾散寒。主脾胃久寒,大肠...
...目录 《中华本草》九翅豆蔻 ? 相关中药 ▲ 返回目录《中华本草》:九翅豆蔻 【出处】始载于《海南植物志》。 【拼音名】Jiǔ Chì Dòu Kòu 【英文名】Fruit of Ninewing kAmomum 【来源】药材基源:为姜科...
...以豆蔻:别名红豆、红蔻、红扣、良姜子,为姜科植物大高良姜的果实。于每年11~12月果实刚成熟时采收,将果穗割下后放置阴凉处通风4~7日,等果实成深红色时脱粒,去掉枝干,晒干。味辛,性温,归脾、肺经。功能温中散寒,行气止痛,醒脾消食,解酒毒...
...目录 《杨氏家藏方》豆蔻橘红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杨氏家藏方》:豆蔻橘红散【处方】丁香30克 木香30克 白豆蔻仁 人参(去芦头)白术 厚朴(生姜汁制)神曲(炒,)干姜(炮)半夏曲 陈橘皮(去白)甘草(炙)藿香叶(去土)各15克...
...目录 《兰室秘藏》麻黄豆蔻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兰室秘藏》:麻黄豆蔻丸【处方】木香 青皮 红花 厚朴各0、6克 苏木0.9克 荜澄茄1.2克 升麻 半夏(汤洗)麦蘖面 砂仁 黄耆 白术 陈皮(去白)柴胡 炙甘草 吴茱萸 当归身各...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