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澄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南北朝时南齐医家。字彦通,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尚宋文帝女庐江公主而拜驸马都尉。后尝任吴郡太守。善诊病,凡病者均不分贵贱而审其乡壤、风俗、精神苦乐、方土所宜等,然后命药。其著作有《药方》,已佚;另有《褚氏遗书》,据考为后人所讬。...

http://qihuangzhishu.com/167/744.htm

桂林古本《伤寒病论》简介_《伤寒病论》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大量有效方剂。内容丰富,理、、方、药连贯紧凑,理论联系实际,至今还是学习中医必循的一本重要医著。值得提出的是,在本书左盛德序中说:其师张绍祖是张仲景的四十六世孙,家藏有世传抄本伤寒病论十六卷(为张仲景伤寒病论第十二稿),传给了他,今...

http://qihuangzhishu.com/103/1.htm

《医征验录》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诊断学专着。二卷。清·李文庭撰。初刊于1818年。上卷专论脉诊,以两手寸关尺三部脉之浮、沉、迟、数四种脉象为大纲统领诸脉,结合其兼脉分析主病、病源及治法,联系临床诸证较为具体;下卷以察舌为主,在《敖氏伤寒金镜录》36舌的基础上,推阐为75...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700.htm

《医征验录》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诊断学专着。二卷。清·李文庭撰。初刊于1818年。上卷专论脉诊,以两手寸关尺三部脉之浮、沉、迟、数四种脉象为大纲统领诸脉,结合其兼脉分析主病、病源及治法,联系临床诸证较为具体;下卷以察舌为主,在《敖氏伤寒金镜录》36舌的基础上,推阐为75...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026.htm

《医医病书》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论著作。二卷。清·吴鞠通撰于1798年。本书针对当时医界时弊而作。着眼于医治医生诊治中的弊病,故题名为《医医病书》。书中辨析多属内科证,议论诊治,语多中肯。如诊病以现症为主,治病不必拘执古方,宜针对病情而用药。原书76条,不分类。...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577.htm

《医医病书》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论著作。二卷。清·吴鞠通撰于1798年。本书针对当时医界时弊而作。着眼于医治医生诊治中的弊病,故题名为《医医病书》。书中辨析多属内科证,议论诊治,语多中肯。如诊病以现症为主,治病不必拘执古方,宜针对病情而用药。原书76条,不分类。...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921.htm

病穴歌(医学入门)_《针灸大成》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病随症选穴,仍兼原合与八。经络原会别论详,脏腑俞募当谨始。根结标本理玄微,四关三部识其处。伤寒一日刺风府,阴阳分经次第取。伤寒一日太阳风府,二日阳明之荥,三日少阳之俞,四日太阴之井,五日少阴之俞,六日厥阴之经。在表刺三阳经穴,在里刺...

http://qihuangzhishu.com/1043/58.htm

《医学入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集·卷一 \ 诊脉 诊脉 寸关尺定位 脏腑定位 七表八里九道脉名 诸脉体状 诸脉相类 诸脉主病 诸脉相兼主病 脏腑六脉诊法 气口人迎脉诀 总看三部脉 伤寒脉 病脉 妇人脉 成童脉 痈疽脉 死脉总诀 形色脉相应总诀 内集·卷一 ...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rumen/index.html

行·荀子

...公输不能加于绳墨,圣人不能加于礼。礼者,众人而不知,圣人而知之。 曾子曰:“无内人之疏而外人之亲,无身不善而怨人,无刑己至而呼天。内人 之疏而外人之亲,不亦反乎!身不善而怨人,不亦远乎!刑己至而呼天,不亦晚乎! 诗曰:‘涓涓源水,不雝...

http://wenxue360.com/guji/3491.html

《医理真传》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综合性医书。四卷。清·郑寿全撰于1869年。作者探《内经》“善诊者察色脉先别阴阳……”之旨,认为在诊病中“识阴阳”是最关重要和最难的课题。全书从阴阳化生平衡、制约等辨证关系来阐述医理,探求病因,并据证立法用方。卷一医理医论;卷二-四以问答...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659.htm

共找到105,12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