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应用脉_【中医宝典】

...;重按至筋骨为沉取,名叫“按”;不轻不重,中度用力按到肌肉为中取,名叫“寻”。这样寸、关、三部,每部都有浮、中、沉三候,合称“三部九候。” 在诊脉过程中,三指平布同时使用同样的力量,按三部脉象,叫做“总按”,是诊脉常法。也可单按其中某一...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3142.html

寸关_《脉诀刊误》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一身.经络荣卫.五脏六腑.莫不由于阴阳.而或过与不及.于尺寸见焉.故为脉之大要会也.一说古法寸部占九分.关部各占一寸.三部共二寸九分.若臂短者亦根据此法.则头指在关部.次指部.第三指在闲处.如何知病之所在.今但以高骨为准.揣得高骨...

http://qihuangzhishu.com/943/58.htm

_《内经知要》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观脏腑之虚实,审形体以别病势之盛衰。以此数者,与脉参伍推求,则阴阳表里、虚实寒热自无遁状,可以决死生之分矣。不齐之谓参,剖其异而分之也。相类之谓伍,比其同而合之也。脉唯一端,有数法,此医家之要道也)。内两傍,则季胁也(关前曰寸,关后曰...

http://zhongyibaodian.com/neijingzhiyao/747-5-4.html

的解释_说文解字""字解释_康熙字典的意思

...肉体表面的皮:皮~。肌~。切~之痛。体无完~。 表面的,浅薄的:~浅。~泛。 大:“薄伐猃狁,以奏~公”(“公”即“大功”)。...

http://hanwen360.com/z/80A4.html

与脉发展的时间差别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内经》有关脉诊的内容非常丰富,无论是对诊脉的方法、脉名、正常脉、病脉以及死脉的认识,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如诊脉方法有“三部九候法”、“人迎脉口诊法”、“尺寸诊法”、“寸口诊法”等等。 舌与脉虽然最早都见于《内经》但从内容和重视的程度...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305.html

下竟下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脉学术语。指部脉时,手指向下(臂侧)移至脉搏尽端,所谓下寻尺泽,以测候病位。《素问·脉要精微论》:“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一说是部位。...

http://qihuangzhishu.com/195/1384.htm

寸、关、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寸脉候心,关脉候肝,脉候肾;右手寸脉侯肺,关脉候脾胃,脉候命门。总的来说是“上寸脉以候上(躯体上部),下脉以侯下(躯体下部)”的原则。此外,还要结合浮、中、沉等不同的切按方法,从各个方面比较以求得正确的脉象,进而与四结合分析,才能得出...

http://qihuangzhishu.com/109/1012.htm

切诊之脉_中医诊法_【中医宝典】

...寸候肺、关候脾胃,两手脉候肾。脉时以环境安静,医展患双方气血平和为佳。患者将前臂平伸,掌心向上,腕下垫脉枕。医生切脉时,用左手按病人的右手,用右手按病人的左手。布指时,以中指定关位,食指切寸位,无名指切位,三指呈弓形,指头平齐,以指腹...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fa/b34938.html

寿小云:中医脉解读身心奥秘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心律、心搏输出量、血液流畅度、血管舒缩阻力、脉搏力度、脉位、脉体等,构建了脉象脏腑疾病诊断识别技术,形成了临床实用的脉象诊断体系。 中医诊脉主要寸口脉。但寸口的寸、关、三部脉的跳动并不是均匀一致的,某个局部可以明显不同于其他局部,如寸强...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3452.html

寸口脉脏腑分属的渊源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此即之部位。”《素问·平人气象论》:“涩脉滑,谓之多汗。寒脉细,谓之后泄。……明是即谓臂内一之部分,而决非寸关也。”关于《三部九候论》后世认为是古代脉之遍诊法,藉切十二经之动脉,以五脏六腑之气;其中“中部天,手太阴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09.html

共找到52,95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