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不是若干实验手段联合体),或与若干个标准化实验室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 二、建立相对独立的标准化实验室,主要解决科研仪器、设备分割占有,使用率低下,资源浪费的问题。实验室可以实验基础学科或一类实验技术与方法学为主线进行建设,并在环境...
...摘自《中国医药报》文/张永涛 梁嵘 王召平 本报北京讯 日前,一项由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与首都医科大学 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共同完成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留学回国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课题”研究项目显示,通过运用舌象处理软件,对884例...
...包括西藏地区。 2 因特网提供的服务[1~2] 2.1 远程登录(telnet) telnet服务资源可用来连接和使用因特网主机,连接建立之后,该用户所在的计算机就可以作为远程主机的终端一样使用。通过使用telnet,因特网用户可以与全世界...
...作用机制、设计新药的基础。由于中药复方的有效成分多为小分子物质,因此借助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分子对接法可阐明中药复方作用机制,这可能是连接传统中药学与现代科学的纽带。 在中药新药研发中的意义 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分子对接法研究中药化学成分与...
...正如杨焕明教授所说,基因组学是中医药现代化的最佳切入点。可以预见,把基因芯片这种系统、全面、综合的研究思维方式应用于中医药学,必将为中医药研究带来又一次跳跃性的发展。下面就基因芯片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可能应用作一简要的概括和分析。 一、在中医证...
...研究工具和数据库检索与存储技术建立的藏医药系列数据库,也有助于有2300多年历史的藏医药进一步发挥其作用。 有关调查和统计显示,我国藏药资源极其丰富,已入藏药的植物计有2085种,有药用记录的藏药达2294种,常用的有300多种,其中植物类...
...文献研究所,其下设立基础文献研究室及临床文献研究室,以不同角度对我国的中医文献开展研究工作。除上海市中医文献馆恢复于1982年设制外,全国各地中医药院校、中医药研究机构均先后建置文献研究部门。到九十年代初,已在全国建立约四十个中医文献专业单位,包括...
...附件一的规定,3号申报资料为新药立题目的与依据,要求中药、天然药物制剂提供处方来源和选题依据,国内外研究现状或生产、使用情况的综述,以及对该品种创新性、可行性、剂型合理性和临床使用必要性等的分析,包括和已有国家标准的同类品种的比较;中药还应...
...理想,应用不当还会损伤肝脏,加重病情。大量研究表明,中医药对脂肪肝的防治,具有作用广泛、效果稳定、使用安全、副作用小、适宜长期服用的特点,有广阔的应用和开发前景。为了给临床遣方用药提供思路和依据,笔者通过检索“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及“维普...
...方面作了大量的实验研究。 动物实验表明,中医药治疗KOA主要是调节各生长因子水平,改善软骨细胞功能,促进关节软骨的损伤修复,延缓关节与软骨的退化。马建兵等研究人员用熟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缬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7种氨基酸的含量...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