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痹者,烦满喘呕。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嗌干而呕,善噫,厥气上则恐。肝痹,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肾痹,善胀,尻以代踵,脊以当头。脾痹,四肢怠惰,发咳呕汁,上为大塞,五痹汤主之。(方见后风痹。)...
... 《脉症正宗》补肾汤 《医门补要》补肾汤 《证因方论集要》补肾汤 《本草图经》补肾汤 《圣济总录》补肾汤 《普济方》补肾汤 《仙拈集》补肾汤 《圣济总录》补肾汤 《增补内经拾遗》补肾汤 《寿世保元》补肾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三因极...
...痹症芥子各9克。 〖 原 料 〗: 水煎服,每日1剂。 〖 服 法 〗: 服6剂停药1天,12天为1疗程。 〖 功 效 〗: 本方具有祛风、散寒、除湿、化痰、通络的作用,用于证属风寒,湿痰痹阻之颈椎病,以及由此引起的肩臂痛及手指麻木等。 ...
...痫愈胶囊,豁痰开窍,安神定惊,息风解痉。用于风痰闭阻所致的癫痫抽搐,小儿惊风,面肌痉挛。 品名:痫愈胶囊 汉语拼音:Xianyu Jiaonang 【主要成份】天麻、僵蚕、酸枣仁、黄芪、党参、丹参、远志、石菖蒲、钩藤、当归、郁金、白附子(...
...清代名医薛生白《湿热论》第17条有关于“湿热症,呕恶不止,昼夜不差,欲死者,肺胃不和,胃热移肺,宜川连三四分,苏叶二三分,两味煎汤,呷下即止”的记载。临床发现,根据该方加工制成连苏止呕胶囊(0.36克,3克生药/克),应用于化疗呕吐疗效...
...由风寒湿之邪侵犯膀胱,影召膀胱气化失常所致。又名膀胱痹。因此诊断时候可先诊断其个人的身体的底性,假如为热底,则治疗的方法较为简单,若其为寒底,则需注意了,不能直接用寒底性质的药物治疗,需要先调理病人的底性。从而再进行症状的诊断。 指膀胱...
...肾为先天之本,是决定人体先天禀赋的强弱、生长发育状况、脏腑盛衰的根本。如果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就会出现肾精亏虚、肾阳虚衰、肾阴亏虚等证。肾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因此健体养生,护肾养肾,是维护生命活力的基础。补肾要从养精开始。 肾所藏之精,既...
...颗粒17清肝解毒护肝片(胶囊、颗粒)18清热祛湿茵栀黄颗粒(口服液)19复方黄连素片(五)温 里 剂20温中健脾附子理中丸(片)21香砂养胃丸(颗粒、片)(六)止咳、平喘剂22散寒止咳通宣理肺丸(颗粒、胶囊、片)23清肺止咳蛇胆川贝液24橘红...
...三痹之因风寒湿,五痹筋骨脉肌皮,风胜行痹寒痹痛,湿胜着痹重难支。皮麻肌木脉色变,筋挛骨重遇邪时,复感于邪入脏腑,周同脉痹不相移。〖注〗三痹之因,风寒湿三气杂合而为病也。其风邪胜者,其痛流走,故曰行痹。寒邪胜者,其痛甚苦,故曰痛痹。湿邪胜者...
...,有寒痹,有湿痹,有热痹,有气痹,而又有筋、骨、血、肉、气之五痹也。大凡风寒暑湿之邪,入于肝则名筋痹,入于肾则名骨痹,入于心则名血痹,入于脾则名肉痹,入于肺则名气痹,感病则同,其治乃异云云。病或痛或痒,或淋或急,或缓而不能收持,或拳而不能...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