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胰腺的分泌量及黏稠度,导致胰液排泄障碍,压力增高引起胰腺炎。 (二)发病机制 因病情轻重不同病理有较大变化。胰腺表面光滑,但不平整,呈木或石样硬度。体积缩小,切面呈白色。主胰管狭窄,远端扩张。重者可波及第1、2级分支。其末端常形成囊状。...
... 血清贮备液中血清总固体(取牛血清适量,置装有洁净砂粒并在105℃干燥至恒重的坩埚中,置水浴上蒸干后,再在105℃干燥至恒重)在8%左右者,取1份,用醋酸-醋酸钾缓冲液3份稀释;血清总固体在5%左右者,取1份,用醋酸-醋酸钾缓冲液2份稀释;...
...蛋白激酶C(PKC)和酪氨酸蛋白激酶(TPK)途径传递信息和发挥生物效应。由于BPs与正常人脂质、脂蛋白和游离脂肪酸的代谢以及HyperAopB的病理生理变化密切相关,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尤其是血浆脂质代谢与补体系统之间的关系已成为许多实验室...
...迅速升高,5~10日内即复常,而病毒性肝炎则变化较慢。缺血性肝炎LDH明显升高,而病毒性肝炎仅轻度升高或不升高。肝穿活组织病理检查可资鉴别。 2.急性心肌梗死 本病也可出现血清酶学变化,但其典型的心绞痛症状、心电图的动肪变化不难与缺血性肝炎...
...而这种免疫细胞的作用被认为是导致哮喘的关键。用血清阻止甲壳质酶起作用,可使实验鼠的肺部炎症减轻。 目前医学界一般认为,哮喘的起因是免疫系统在没有“敌情”的情况下误以为有寄生虫入侵,下达了错误的“作战命令”,上述新发现支持这种看法。哮喘患者...
...如黄疸型肝炎伴有小胆管阻塞),血浆胆固醇总量可以增高,但胆固醇酯在胆固醇总量中的百分比降低。 (三)血糖的变化 二、血清酶的改变 肝脏是物质代谢最活跃的器官,酶的含量极为丰富。肝细胞受损或肝功能障碍时,也可反映到血清中某些酶的改变,有的升高...
...标准局(NBS)出品纯度达99.8%,是国际公认的参考物,国内李健斋等已纯化制成符合这一要求的胆固醇纯品,已供临床检测血清胆固醇使用。2.甘油三酯测定血浆甘油三酯的测定,目前多以化学法和酶法定量。化学法测定甘油三酯是以脂蛋白变性,水解成甘油...
...试验及肝组织学的变化极为吻合,在肝细胞仅有轻微坏死时,血清胆汁酸的升高常比其他检查更为灵敏。有报告统计,急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急性肝丙胆汁淤滞、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以及肝外阻塞性黄疸,其血清总胆汁酸均100%出现异常,上述疾病时均有血清...
...有关(见糖代谢章)。在临床检验方面,通过观测病人血清中LDH同工酶的电泳图谱,辅助诊断哪些器官组织发生病变,这远较单纯测定血清LDH总活性的方法敏感。例如,心肌受损病人血清LDH1含量上升,肝细胞受损者血清LDH5含量增高。三、变构酶1....
...本试验阻断补体传统活化途径,加入兔红细胞使B因子活化,导致补体旁路激活,兔红细胞遭受损伤而发生溶血。溶血率与补体旁路活性之间的关系类似CH50。 在许多病理情况下,血清补体含量可以发生变化,因此临床上观察补体含量的动态变化,如总补体活性、...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