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中医饮食营养学》蜜百合【配方】白花百合50g,蜂蜜50g。【制法】百合洗净,脱瓣,浸清水中半小时后捞出,放入碗内,加入蜂蜜,隔水约1小时即成。【效用】本品有滋阴润肺功效。适用于虚火劳嗽,咯血。【按语】本品原名“百合煎”,用于肺痈,为...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mizhengbaihe.html

敷贴_自然疗法_【中医宝典】

...妊娠呕吐、宫颈糜烂、小儿疳积、小儿患、唇疮) 敷贴又称外敷,是将药物研为细末,并与各种不同的液体调制成糊状制剂,敷贴于一定的穴位或患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此法历史悠久,远在春秋战国时期,敷贴就已经出现。如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医学文献《...

http://zhongyibaodian.com/liaofa/a15512.html

_《幼幼新书》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千金》论曰∶凡断不得以刀子割之,须令人隔单衣物咬断,兼以暖气呵七遍,然后缠结所留脐带,令至儿足趺上,短则中寒,令儿腹中不调常下痢。若先断然后浴者,则脐中水,脐中水则发腹痛。其断讫,连脐带中多有虫,宜急剔拨去之,不尔,入儿腹成疾。断...

http://qihuangzhishu.com/343/41.htm

张子和治病献三笑_【中医宝典】

...有一次,张子和善用攻治病,被后世称为“攻下派”。其实,他还是心理疗法的一代大师。(王惟恒)D4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5796.html

中药的治病原理_中药药理_【中医宝典】

...——扶正与祛邪。内伤疾病多用扶正,外感疾病多用祛邪。祛邪去因,扶正固本,协调脏腑经络机能,进而纠正阴阳偏盛偏衰,使机体恢复到阴平阳秘的正常状态。 到了科技发展的今天,人们开始运用科技方法研究中药治病的原理。人们对药物进行了详细的理化分析,...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29165.html

脐部疾患(湿、疮、脐血、突)_《中医儿科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压外治。先将突出脐部的小肠脂膜推回腹内,再以纱布棉花包裹光滑质硬的薄片,厚垫脐部,外用纱布扎紧。若脂膜突出过大,或不能回纳,并见哭闹不安,或年龄已逾2岁仍未见痊愈者,应考虑手术治疗。[其他疗法]一、中成药剂1.小儿化毒散每服0.3—0...

http://zhongyibaodian.com/erkexue/79-4-4.html

药品制度_《寿世青编》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制度,一如后,务在至诚,毋得忽也。用火 者,必于地上取去火毒为妙。倘随症自有制法,不拘此例。人参 去芦,人乳拌。生地 酒洗。熟地 酒洗,焙。二门冬 水润,去心。苍术 米泔浸,炒。白术 米泔浸,,切片,蜜水拌炒褐色。黄 蜜炙。远志 甘草汤...

http://qihuangzhishu.com/883/56.htm

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禁用汗。如果体质虚弱而确需发汗者,宜配合益气、滋阴等药同用。此外,使用浴、针灸等疗法达到出汗目的,亦属汗范畴。张从正《儒门事亲·汗下吐三该尽治病诠》:“灸、、薰、渫、洗、熨、烙、针刺、砭射、导引、按摩,凡解表者皆汗也。”②小儿...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54.htm

《明医杂着》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五脏脉 因指下轻重以定五脏 三部所主(九候附) 持脉 脉贵有神 脉阴阳类成 卷之四 风症 拟治诸方 卷之五 风 变 潮热 大小便白 小儿病多属肝脾二经 急惊 急惊变慢惊 惊搐 小儿用药不宜峻厉 惊后目动切牙 小儿好睡 出痘发搐 益黄散治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zazhe/index.html

风论证_《幼幼集成》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为百风总窍,五脏寒门,道家谓之下丹田,为人身之命蒂。儿在胎时,口鼻未通呼吸,惟间真息,随母之呼吸为呼吸;及其下地,囫底一声,气通口鼻,而胎元之一息,不复为用矣。遂寄于内一寸三分,中虚一穴,左青右白,上赤下黑,中央黄色,八脉九窍,经纬...

http://qihuangzhishu.com/630/30.htm

共找到121,80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