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德丁未阆中郡蒲登辰序_《普济方·针灸》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资生经者。合明堂铜人千金外台而一之。大监王公所编次。择精语详。针灸之法。皆聚此书矣。闻之故老谓澧学旧有公本。火于淳 乙巳。后不复再见。元贞壬辰余得善本于潍阳。即欲刻诸荆泮。与卫生之家共之。会授代不果。大德丙午。白其事于宪佥汶上国。先生一见...

http://qihuangzhishu.com/601/11.htm

论针灸学之渊源及真传之难得_《金针秘传》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难经》并垂不朽。针灸家更宜奉为金科玉律,不可不熟读而深究也。由晋宋以迄隋初,百数十年之间,大乱迭兴,学术道丧,医学尤荒。除王叔和之《脉经》、葛洪之《肘后方》、褚澄之《褚氏遗书》、巢元方之《病源》以外,更无他种医书流传。针灸之书,更无有起而述...

http://qihuangzhishu.com/716/2.htm

承淡安与《中国针灸治疗学》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著名的针灸医家、学者和教育家。 青年承淡安 承淡安故居 二、医学事迹 (一)创办针灸学研究社和函授班 兴办学社,弘扬针灸,开展针灸教育,是承淡安最突出的成就。当时的针灸医学自清道光帝下令太医院废止针灸科之后日趋衰落,针灸医生更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39.html

凌云擅“铜人针法”,《示弟庸言》承家训_医药史料_【中医宝典】

...明朝,有凌云,字汉章,号卧岩,系成化——弘治间,归安(今湖州市)人。擅针灸术,而名噪一时。相传其在北游泰山时,遇一道长,授以铜人针术,从此则刻苦磨练,其技益精,针无空穴,《明史》载称“海内称针法者,曰归安凌氏”,即指凌云。 据史料载,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liao-2/b34726.html

“平乐郭氏正骨法”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_【中医宝典】

...昨天下午,由深圳市卫生局、文化局、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平乐郭氏正骨医术高层论坛在深召开,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广东省文化厅以及深圳文化、卫生系统的相关负责人和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院长黄明臣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634.html

人体十四经穴图像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人体十四经穴图像采用四图显示人体经穴,此四图之体位与明万历赵文炳重刊铜人图四幅相同。 作者赵尔康 年代1948年 大小76×36cm 质地纸本立轴 收藏单位中国针灸博物馆 简介该套图采用四图显示人体经穴,此四图之体位与明万历...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48.html

针灸之痛——有感于针灸申遗_【中医宝典】

...医师们不愿继承与从事传统针灸医学的根本原因和症结所在。而造成这两个情形的原因,有传统文化的因素,也有现代历史的误导。传统文化认为,医乃仁术,而耻谈于利;现代历史中更有一段“要让全国人民个个会针灸”的非常时期,针学泰斗贺普仁教授也有过一段非常...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607.html

《凌门传授铜人指穴》传本存真图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凌门传授铜人指穴》传本存真图。 作者佚名氏 版本清乾隆精抄本 收藏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馆藏...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387.html

急症针灸的简史与现状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方面的成就(也包括教训),对于提高针灸防治急症的水平,促进针灸学科的发展,都当有所裨益。 秦汉 肇始奠基 从秦汉直至晋初,是我国针灸防治急症历史上的奠基时期,其总的特征是 1.应用针灸治疗的急性病症已经遍及内、外、妇、儿及五官各科,但病种还...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27.html

我国民族医药又一奇葩畲族医药_【中医宝典】

...最近,浙江“畲族医药”项目被列入国务院批准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目前,记者专程前往畲族主要聚居地、我国唯一一个畲族自治县——浙南丽水市所属景宁畲族自治县采访,切身感受我国民族医药大花园中畲族医药这一奇葩的魅力。 苦难中绽开...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086.html

共找到454,88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