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下虚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指邪气实于上、正气虚于下的证候。和下是相对而言。如脾胃虚弱、中气不足而复感寒邪,一方面有腹痛、大便溏、肢冷等下虚证;另一方面因寒邪外束肺卫,也可出现恶寒、头项痛、喘咳等相对属于的表实证。通常指肝肾不足,阴虚于下,阳亢于,又称“...

http://qihuangzhishu.com/109/1266.htm

一个实字 受益终生——怀念陈继明_【中医宝典】

...王孟英、俞根初等医家情有独钟,尤酷嗜诸名家的医案。盖医案乃临证之实录,证治之委蛇曲折,医家之随机应变,悉在其中,足可窥其功力与匠心。他在探讨某些学术问题时,常随手从书架上取出某家医案,翻到某章某页,引用其观点作为自己立论的依据,其惊人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4351.html

医以通变称良——李东垣治虚人外感案赏析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高建忠 山西中医学院第二中医院 补中益气汤可以治疗虚人外感,这为历代医家所共识。读古今医案,见使用补中益气汤治疗虚人外感时,或用原方,或加大方中升麻、柴胡用量,或加用表散药。李东垣在《脾胃论》中载有一则虚人外感医案,叙证明晰,用方恰当...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1424.html

绩溪义诊受熏陶医案珍藏四十载——追忆1968年跟随王乐匋教授绩溪义诊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另有一位乙脑重症患儿,6岁,高热不退两日,呕吐、烦躁、热甚则神昏抽搐,王老凭借在温病方面的独特经验,使患儿转危为安。 下面是几则我当年侍诊先生的医案,一来追忆王公,二可供同道研习。 1.胡某,男,2岁。1968年7月24日首诊。 发热、呕吐...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1668.html

医案_医史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医案是医生治疗疾病时辨证、立法、处方用药的连续记录。 【医案】 即病案。是医生治疗疾病时辨证、立法、处方用药的连续记录。汉代名医淳于意创造性地记载了自己治疗的二十五例医案,当时称为《诊籍》。包括有患者姓名、地址、职业、病理、辨证、治疗、...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610.html

的详细解释_新华字典""字的意思_汉语字典的解释

...—— 指上声,“ 2 ”( shàng)的又音 (指事。小篆字形。下面的“一”表示位置的界线,线一短横表示在上面的意思。本义:高处;上面) 同本义 [high] ,高也。——《说文》 宛丘之兮。——《诗·陈风·宛丘》 施于松。...

http://hanwen360.com/x/4E0A.html

薛生白医案最早传抄本_【中医宝典】

...关键词:薛生白 医案 ――兼及《碎玉篇》 1997年第1期的《中医文献杂志》登载了冯明、张文红的《〈碎玉篇〉作者真伪质疑》,读后颇为感慨!冯文提到:“《碎玉篇》中近五分之一案见于各种叶案集,这就不能不使人对《碎玉篇》一书全部或部分的作者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720.html

进补阿胶 太监崔玉贵的时尚生活——阿胶历史与文化(11)_【中医宝典】

...太监是中国历史的一类特殊人群。大多数人可能对崔玉贵感到陌生,但他的顶头上司大太监李莲英,却是个遗臭万年的厉害角色。 几次说道,晚清时期,因为清王朝与阿胶割不断的渊源,阿胶成为当时达官贵人自享和馈赠友朋的时尚礼品,得之者往往喜出望外。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80600.html

20 世纪上海地区擅用附子六大家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先生用附子之经验 ,并结合多年之实践 ,善用温阳四法[ 10 ]。 温潜法 ,是指温阳药与潜镇药同用 ,有引火归元、导龙入海的作用。潜镇药常用三甲(牡蛎、鳖甲、龟版) 、磁石之属 ,潜其阳而制其虚亢。适用于阳浮于盛下虚之类病症。显然 ,...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69606.html

文采斐然的王孟英医案_【中医宝典】

...□ 王昆文 四川自贡市 每读王孟英医案,总为其光彩照人的文笔所折服。他不仅是一位温病学的代表医家,而且可以称得上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就其医案之文采言,在我所阅读过的各家医案中可谓无出其右者。难怪有人题诗赠《归砚录》弁言中说:“余自失怙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5797.html

共找到308,13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