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的酶也是另一个激酶,磷酸果糖激酶-2(PFK-2)。2,6-二磷酸果糖可被二磷酸果糖磷酸酶-2去磷酸而生成6-磷酸果糖,失去其调节作用。2,6-二磷酸果糖的作用在于增强磷酸果糖激酶-1对6-磷酸果糖的亲和力和取消ATP的抑制作用(图4-...
...通过测定高铁血红蛋白的还原速度,可以间接反映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活性。可用于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失症的辅助诊断。 降低:见于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者,蚕豆病和伯氨喹型药物溶血性贫血等患者。 一般认为:还原率为31%-74%是...
...对于人体能量代谢的调节具有重要意义。在休息状态下,机体能量消耗降低,ATP在细胞内积聚,而ATP是磷酸果糖激酶的抑制变构剂,所以导致F-6-P和G-6-P的积聚,G-6-P又是已糖激酶的抑制变构剂,从而减少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同时,ATP也是...
...-24 HGPRT缺乏导致Lesch-Nyhan综合征5-PR-1-amine:-1氨基-5-磷酸核糖;PRPP-Sym:磷酸核糖焦磷酸全盛酶;虚线:反馈抑制(6)维生素依赖性遗传病:这是由于基因突变改变了某种酶蛋白,使之与辅酶的相互作用...
...×10-3×mmol×min-1=0.835U如反应体系为1ml,求出在此反应体系中只需0.835U的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即可。另一法可以根据米氏方程式来计算,在酶偶联反应中,指示酶催化速度(Vi)的米氏方程式为:以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 通过测定高铁血红蛋白的还原速度,可以间接反映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活性。可用于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失症的辅助诊断。 正常人 还原率≧75%;脐血≧77% 降低:见于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者,蚕豆病和伯氨喹型...
...合成,不仅调节嘌呤核苷酸的总量,而且使ATP和GTP的水平保持相对平衡。嘌呤核苷酸合成调节网可见图8-6。图8-6 嘌呤合成的调节网IMP途径的调节主要在合成的前二步反应,即催化PRPP和PRA的生成。核糖磷酸焦磷酸激酶受ADP和GDP的...
...例如,在体内,吡多醇-5-磷酸(PLP)是维生素B6的活性形式,它是多种酶蛋白的一种辅酶,因此,某些酶蛋白基因的突变能引起多种遗传性代谢病(图4-25)。例如谷氨酸脱羧酶基因的突变致使酶蛋白和PLP的相互作用受损,将导致γ-氨基丁酸缺乏和痉挛...
...伤寒辨要笺记--程门雪 此箸,余阅之,其议论尚中正,有可取,又分门类亦简括,故依其目而节录其可取者,附载臆义于后,以为它日之用焉。庚辰四月门雪录记。 辨六经 仲师举伤寒而括阴阳,建六经而标病位,其论至简至易,实为前古不刊之训矣。 徐洄溪曰...
...ATP/ADP比值升高,抑制了PK和PFK,使6-磷酸果糖和6-磷酸葡萄糖含量增加,后者反馈抑制已糖激权衡利弊(HK),使葡萄糖利用减少,呈现有氧氧化对糖酵解的抑制作用。Crabtree效应与巴士德效应相反,在癌细胞发现给予葡萄糖时不论供氧充足...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