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中医之(一)阴阳学说_【中医宝典】

...确定治则,而且要熟炼掌握药物的阴阳属性。中药的四气指寒、热、温、凉。寒凉属阴,温热属阳。寒凉能清火退热如干姜等。辛、甘、酸、苦、咸为中药的“五味”,其中辛、甘属阳,酸、苦、咸属阴。 10.中医治病的基本原则就是调整阴阳,补其不足,泻其有余,...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822.html

阴阳法_《疡医大全》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凡诊视痈疽,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阴阳无谬,治焉有差!医道虽繁,而可以一言蔽之者,曰阴阳而已。故证阴阳,脉阴阳阴阳,以证而言,则表为阳,里为阴;热为阳,寒为阴;上为阳,下为阴;气为阳,血为阴;动为阳,静为阴;高耸为阳...

http://qihuangzhishu.com/344/121.htm

调补阴阳—滋阴百补药酒_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少、腰疫腿软等症状。体质偏于阴阳两弱者适宜饮用,健身作用。 [用法用量] 每日早、晚随量热饮。 [制备方法] 上药剉碎,以绢袋装好,用适量热酒冲入,坛口密封,浸十五日后可用。 [资料来源] 清·《林氏活人录汇编》;《治疗与保健药酒》 按:...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6462.html

中医阴阳学说在中医中的运用_【中医宝典】

...阴阳重新恢复到相对的平衡。临床上借药性之偏,来纠正人体阴阳之偏,使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临床具体用法:①阳虚和阴胜则寒,治法:寒者热之(用热药);②阴虚和阳胜则热,治法:热者寒之(用寒);③正气不足,治法:虚者补之;④邪气偏胜,治法...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77.html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必须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医道虽繁,而可以一言蔽之者,曰阴阳而已。故证阴阳,脉阴阳阴阳,……设能明彻阴阳,则医理虽玄,思过半矣。” (五)指导疾病的防治 调理阴阳,使之保持或恢复相对平衡,达到“阴平阳秘 ”状态,是防病治病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967.html

阴阳与男女_【中医宝典】

...阴阳变化万物的哲学观念时,也许多关性的描写,如“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这些阐述以赞美宇宙生成万物的伟大,把两性的交媾推及天地交合的广阔领域,并把对人类性和生殖...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58.html

阴阳离决_阴阳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即阴阳的关系分离决裂。指由于阴阳失调,此消彼长发展到一方消灭另一方、或一方损耗过度而致另一方失去依存,无法再继续保持阴阳两者能动的相互关系,用以表示死亡的病理。如“亡阴”“亡阳”等进一步发展就可能导致阴阳离决的严重恶果,故《素问、生气通天...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yinyanglijue-2029.html

逆从阴阳_《古今名医汇粹》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脉阴阳,知阳者知阴,知阴者知阳。凡阳有五,五五二十五阳。所谓阴者,真脏也,见则必败,败必死也;所谓阳者,胃脘之阳也。别于阳者,知病处也;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所谓阴阳者,去者为阴,至者为阳,静者为阴,动者为阳;迟者为阴,数者为阳。脉逆...

http://qihuangzhishu.com/631/26.htm

阴阳变化的规律_【中医宝典】

...六腑属阳,五脏为阴;就五脏而言,心肺在上属阳、肝肾在下属阴;就肾而言,肾所藏之“精”为阴,肾的“命门之火”属阳。由此可见,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相对的。 (二)阴阳的互根:古代医学家称为“阴阳互根”。中医学“阳根于阴,阴根于阳,”,“孤阴不生,...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31.html

阴阳大道消长_【中医宝典】

...当一个太极体偏阴极时,也就是此太极体的控制能力比较大,此太极体与其以外的太极体控制能力相等时,为阴阳平衡,但此时极不稳定,为一触即发状态。此太极体就如同无极未动时的阴极。(阴极气无能力,是相对于其外太极体而言,此内部仍存在气与能力。)当...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52.html

共找到452,49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