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金钏草、凤尾草、七星草。 气味 苦、寒、无毒。 主治 解热,通淋,消痈疮,解硫磺中毒。用根泡油涂头上,能大生毛发。...
...释名 游龙、石龙、天蓼、大蓼。 气味 (实)咸、微寒、无毒。 主治 消渴、去热、明目益气、亦治瘰疬、痞块。荭草的花能散血、消积、止痛。...
...释名 游龙、石龙、天蓼、大蓼。 气味 (实)咸、微寒、无毒。 主治 消渴、去热、明目益气、亦治瘰疬、痞块。荭草的花能散血、消积、止痛。...
...释名 亦名芩鸡舌草、碧竹草、竹鸡草、竹叶菜、淡竹叶、耳环草、碧蝉花、蓝姑草。 主治 小便不通。用鸭跖草一两、车前草一两,共捣出汁,加蜜少许,空心服。 赤白痢。用鸭跖草煎汤每日服。 喉痹。用鸭跖草汁点喉。 痔疮肿痛。用鸭跖草、碧蝉儿花一起,...
...释名 亦名芩鸡舌草、碧竹草、竹鸡草、竹叶菜、淡竹叶、耳环草、碧蝉花、蓝姑草。 主治 小便不通。用鸭跖草一两、车前草一两,共捣出汁,加蜜少许,空心服。 赤白痢。用鸭跖草煎汤每日服。 喉痹。用鸭跖草汁点喉。 痔疮肿痛。用鸭跖草、碧蝉儿花一起,...
...钩吻(《本经》下品)【释名】野葛(《本经》)、毒根(《吴普》)、胡蔓草(《图经》)、断肠草(《纲目》)、黄藤(《弘景曰︰言其入口则钩人喉吻也。或言︰吻当作挽字,牵挽人肠而绝之也。时珍曰︰此草虽名野葛,非葛根之野者也。或作冶葛。王充《论衡》...
...释名 地朕、地噤、夜光、承夜、草血竭、血见愁、血风草、马蚁草、雀儿卧单、酱瓣草、猢孙头草。 气味 辛、平、无毒。 主治 赤白痢。用地锦草洗净、晒干,研为末,米汤送服一钱。 妇女血崩。用嫩地锦草蒸熟,加油、盐、姜调食 ,并喝一、二杯送下。又...
...释名 地朕、地噤、夜光、承夜、草血竭、血见愁、血风草、马蚁草、雀儿卧单、酱瓣草、猢孙头草。 气味 辛、平、无毒。 主治 赤白痢。用地锦草洗净、晒干,研为末,米汤送服一钱。 妇女血崩。用嫩地锦草蒸熟,加油、盐、姜调食 ,并喝一、二杯送下。又...
...贯众(《本经》下品)【释名】贯节(《本经》)、贯渠(《本经》)、百头(《本经》、又名虎卷、扁苻)、草鸱头(《别录》)、黑狗脊(《纲目》)、凤尾草(《图经》)。时珍曰︰此草叶茎如凤尾,其根一本而众枝贯之,故草名凤尾,根名贯众、贯节、贯渠。...
...亦似排风子,生青熟黑,其赤者名赤珠,亦可入药。又曰︰老鸦眼睛草,生江湖间。叶如茄子叶,故名天茄子。或云︰即漆姑草也。漆姑即蜀羊泉,已见《本经》草部。人亦不能决识之。时珍曰︰龙葵、龙珠,一类二种也,皆处处有之。四月生苗,嫩时可食,柔滑。渐高二...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