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普济方》丁香茯苓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普济方》:丁香茯苓汤【处方】木香4两,丁香4两,干姜(炮)1两半,附子(炮,去皮脐)1两,半夏(洗7次)1两,肉桂(去皮)1两,陈皮(去白)1两,缩砂半两(一方有茯苓,无肉桂)。【...
...《删补名医方论》茯苓四逆汤伤寒厥而心下悸,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茯苓(六两) 人参(一两) 甘草(炙,一两) 干姜(一两) 附子(生用,破八片,一枚)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注】凡...
...《食物疗法》茯苓包子【原料】茯苓30克,面粉1000克,鲜猪肉500克,生姜、胡椒、料酒、食盐、酱油、大葱、骨头汤各适量。【制作】将茯苓放入锅内,每次加水约250克,每次煮提1小时(以沸计时),共加热煮提3次,3次药汁合并过滤成茯苓水...
...茯苓(《本经》上品)【释名】伏灵(《纲目》)、伏菟(《本经》)、松腴、不死面(《记事珠》),抱根者名伏神(《别录》)。宗奭曰︰多年樵斫之松根之气味,抑郁未绝,精英未沦。其精气盛者,发泄于外,结为茯苓,故不抱根,离其本体,有零之义也。津气不...
...目录 《准绳·类方》茯苓川芎汤 《宣明论》茯苓川芎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准绳·类方》卷四:茯苓川芎汤【处方】赤茯苓1钱半,桑白皮1钱,防风1钱,苍术(米泔浸1宿,炒)1钱,麻黄1钱,芍药(煨)1钱,当归(酒洗)1钱,官桂5分,...
...师方》)、防己汤(《圣济总录》卷三十二)、茯苓汤(《鸡峰》卷十九)、防己加茯苓汤(《赤水玄珠》卷五)。【注意】忌海藻、松菜、生葱、酢物。【各家论述】1.《医方集解》:防己行经络,茯苓善渗泄,黄耆达皮肤,桂枝走肢节。2.《金匮要略心典》:皮中水...
...目录 《医方类聚》茯苓正气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医方类聚》:茯苓正气散【处方】茯苓(白者)3两,苍术5两(米泔水浸3日,去皮),枸杞子2两(盐炒),川椒2两(去子),干熟地黄2两。【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
...目录 《外台》补肾茯苓丸 《遵生八笺》补肾茯苓丸 《外台》补肾茯苓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外台》卷十七引《素女经》:补肾茯苓丸【处方】茯苓2两(食不消加1倍),附子2两(炮,有风加三分之一),山茱萸3两(身痒加三分之一),杜仲...
...《退思集类方歌注》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治伤寒发汗后,其人脐下悸,欲作奔豚者。茯苓(半斤) 桂枝(四两)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 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苓桂甘草大枣汤,草枣培土苓制水,还加桂枝保心阳,茯苓重用法先煮,(凡方中重用...
...方六首服茯苓方∶茯苓粉(五斤) 白蜜(三斤) 柏脂(七斤,炼法在后)上三味,合和丸如梧桐子,服十丸。饥者增数服之,取不饥乃止。服吞一丸,不复服谷及他果菜也。永至休粮。饮酒不得,但得饮水。即欲求升仙者,常取杏仁五枚 咀,以水煮之为汤,令沸,...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