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榔梅 【释名】 【气味】(实)甘、酸、平、无毒。 【主治】生津止渴,清神下气,消酒。 【附方】 ...
...的诗旨、诗艺和风俗背景,前人基本约言点出。《毛诗序》曰:“《摽有梅》,男女及时也。召南之国,被文王之化,男女得以及时也。”“男女及时”四字,已申明诗旨;后数语乃经师附会,应当略去。《周礼·媒氏》曰:“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
...《中药学》点地梅【药用】本品为报春花科植物点地梅的全草。【性味与归经】苦、辛,寒。【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临床应用】用于风火赤眼,跌扑损伤,以及咽喉肿痛等症。本品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治风火赤眼,常与菊花、桑叶等配合应用;治跌...
...译文 江宁的龙蟠里,苏州的邓尉山,杭州的西溪,都出产梅。有人说:"梅凭着弯曲的姿态被认为是美丽的,笔直了就没有风姿;凭着枝干倾斜被认为是美丽的,端正了就没有景致;凭着枝叶稀疏被认为是美丽的,茂密了就没有姿态。”本来就如此。这些文人画士心里...
...目录 《千金翼》含消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千金翼》:含消丸【处方】茯苓1两,五味子1两,甘草1两,乌梅(去核)2-7个,大枣(去核)2-7个。【制法】上为散,别捣梅、枣令熟,合余药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胸中热,口干。【用法...
...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 原文如下: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赏析 古人吟唱梅花的诗中,有一首相当著名,那就是在作者之前,北宋诗人林逋的《山园小梅》。尤其是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更被赞...
...夫梅疮言形也.和霉疮言湿也.时疮言时气乖变.邪气凑袭之也.绵花疮言绵绵而难绝也.总由湿热邪火之化.而有精气二者之殊.精化由欲染者重.气化由传染者轻.精化者肝肾二经受毒.其患先从下部见之.筋骨多疼.小水淋沥.其形大而且硬.气化者脾肺二经受毒...
...目录 《同寿录》霜梅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同寿录》:霜梅【处方】牙皂(去弦净)120克 食盐30克 桔梗60克 天南星25枚 大半夏35粒 甘草30克 朴消120克 防风120克 白矾120克【制法】五月五日采半熟大梅100个,先...
...《本草纲目》榔梅「气味」(实)甘、酸、平、无毒。「主治」生津止渴,清神下气,消酒。 目录 《本草纲目》榔梅 ▼ 相关中药 ▲ 返回目录《本草纲目》榔梅 「气味」(实)甘、酸、平、无毒。「主治」生津止渴,清神下气,消酒。 引用:《本草纲目》...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