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愈正容汤方_《邹孟城三十年临证经验集》_中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生黄芪24g 党参15g 熟地12g 当归9g 炒白芍9g 川芎3g 防风9g 秦艽9g 鲜竹沥1支(冲) 钩藤15g (后入) 红花1.5g 甘草1.5g 记忆口诀:正容汤从圣愈裁,防花草钩沥栽。此方益气养血,疏风化痰。若因肝阳上亢者...

http://qihuangzhishu.com/1044/32.htm

走进中国史博物馆 感受深邃的中医文化_【中医宝典】

...本报记者 向佳 中国史博物馆始建于1982年。今年,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支持下,新馆在原基础上进行改扩建,并重新装修布展。不少库存珍贵文物的亮相吸引了不少人前来参观。 改扩建后的中国史博物馆,为世人构建了一幅中医药文化的通史画卷。展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9889.html

加味四苓汤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略六书》加味四苓汤 ▼ 相关方剂 返回目录《略六书》:加味四苓汤【处方】茯苓3钱,白术1钱半(炒黑),猪苓1钱半,柴胡梢5分,泽泻1钱半,青皮1钱半(炒),陈皮1钱半,橘核3钱(炒)。【功能主治】女子前阴漫肿,脉弦者。【...

http://zhongyaofangji.com/j/jiaweisilingtang.html

内伤外感杂治说_《笔花镜》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前言表里虚实寒热六字.病已尽在其中矣.而表里之中.又有内伤外感之治焉.内伤者里症也.而有气血痰郁四字之分.外感者表症也.而有风寒暑湿燥火六字之别.再详其治法.无余蕴矣.内伤 一曰气.气虚者四君子汤.若气实而滞者.宜香苏散、平胃散.二曰血...

http://zhongyibaodian.com/bihuayijing/840-7-5.html

破皮疮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名。即皮肤慢性溃疡之一。见《门补要》卷上。症见患处皮破肉烂,疮疡部位色黑下陷,滋水淋漓不断,不易生肌收口,常缠绵日久难愈。该病多因患者素体虚弱或病后脾虚,湿邪浸淫肌表所致。治宜健脾渗湿为主。可内服除湿胃苓汤,外搽生肌散。...

http://qihuangzhishu.com/192/964.htm

中风死候_《杂病心法要诀》_中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 斜,口眼歪斜也。顽麻,肌肤麻木也。风注疼,风气攻注骨节疼也。是方麻黄、枳壳、桔梗、乌药、僵蚕、白芷、陈皮、干姜、甘草、川芎也。大秦汤大秦汤虚中络, 斜偏废减参珍,秦艽生地石膏共,羌独防芷细辛芩。〖注〗虚中络,谓风邪中络之人,形气虚者...

http://qihuangzhishu.com/807/4.htm

破皮疮_《门补要》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病久脾虚,湿邪浸淫肌肉周身,皆可破皮流水,色黑形陷,不肯生肌,是土气已败,迁绵难愈。...

http://qihuangzhishu.com/782/84.htm

湿病的预报_《中医疾病预测》_中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湿气通于脾”,湿为阴邪,湿性粘滞、重浊,故湿邪所致疾病的预报,应以“湿—粘—脾”的特点掌握其先兆症的规律。湿为阴邪,粘着沉重,故湿邪有重着、粘腻、趋下的特性,如《素问·太阴阳明论》曰:“伤于湿者,下先受之。”以及起伏缠绵病程的特点。如《...

http://qihuangzhishu.com/128/41.htm

大秦汤_《方论》_中医方言书籍_【岐黄之术】

...秦艽 石膏二两 当归(酒洗) 白芍(酒炒) 川芎 生地(酒洗) 熟地 白术(土炒) 茯苓 甘草(炙) 防风 黄芩(酒炒) 羌活 独活 白芷一两 细辛五钱每服一两。此方刘宗浓与喻嘉言俱谓其风药太多,不能养血、益筋骨;汪 庵又谓∶用此方者,取...

http://qihuangzhishu.com/822/152.htm

《格致余论》--我国最早的话专著 _医药之最_【中医宝典】

...我国最早的一部话专著是元代著名医学家朱震亨(128l-1358年)所著的《格致余论》。 《格致余论》撰写于1347年,因“古人以为吾儒格物致知之一事”(本书自序),遂以《格致余论》为书名。书中共载论41篇,着重阐述“阳常有余,阴常...

http://zhongyibaodian.com/yiyaozhizui/a11216.html

共找到765,53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