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中有线吉有凶_《读医随笔》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慎柔谓∶虚损脉洪大,按之中间尚有一条者,可治;空散无一条,虽暂愈,亦必死。此所谓一条者,即脉中之脊也,非指下别一条也。吾尝谓∶喘脉,多是满指虚动,不见正形,可治,无根即死。,即脉之脊也。元廉夫谓∶散脉中一线,为肝邪脾败之征。此...

http://zhongyibaodian.com/duyisuibi/683-7-4.html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全诗赏析

...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杂诗十二首·其一》 原文如下: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赏析 陶渊明《杂诗》共有十二...

http://wenxue360.com/mingju/mingju-84.html

中医治疗舌苔薄白的中药方剂大全_【中医宝典】

...舌苔是正常人的舌背上一层薄白而润的苔状物,叫舌苔。由脱落的角化上皮。唾液、细菌、食物碎屑及渗出的白血细胞等组成。在正常情况下,由于咀嚼和吞咽动作,以及唾液、饮食的冲洗,经常不断地清除掉舌表面的物质,仅表现为薄白的一层舌苔。中医认为薄苔多...

http://zhongyaofangji.com/zhuzhi/shetaibaobai.html

舌苔_四诊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舌面上的一层苔状物。观察舌苔的变化,可以推断病情,有助于了解病邪的深浅,津液的存亡,为辨证的依据之一。正常舌上均白色薄苔,是由胃气所生。病理的舌苔,则因病邪外侵或内有停痰食积影响所致。诊察舌苔,主要从颜色、津液、厚薄、形状和分佈等方面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shetai-1362.html

舌苔发黑的检查_舌苔发黑要做哪些检查_查症状_【疾病大全】

...舌苔发黑、黏腻如果仅见这种异常舌苔而舌边尖呈正常的淡红色,且无其他明显不适,有时属于“染色”现象。患者可能食用了某些着色食物,或服用了某些药物。比如服“丽珠得乐”,即可出现黑苔,而且大便亦发黑;服用抗生素,有时亦可出现黑苔。以上情况不属...

http://jb39.com/zhengzhuang-jiancha/SheTaiFaHei340421.htm

淡红红点舌白滑灰苔_中医望诊_【中医宝典】

...淡红红点舌白滑灰苔主病:温热入血;热毒乘心;湿热蕴于血分;寒湿郁久化热。 舌苔 淡红红点舌白滑灰苔 形象 舌淡红,尖红点。满布白滑苔,厚腻发灰。 主病 温热入血;热毒乘心;湿热蕴于血分;寒湿郁久化热。 病例 湿郁化热,虚阳上浮。...

http://zhongyibaodian.com/wangzhen/a11708.html

舌苔调节宝宝饮食_育儿宝典_婴幼儿_【中医宝典】

...自如,颜色淡红,舌面干湿适中的薄苔。一旦患病,舌质和舌苔就会相应地发生改变。当出现以下几种变化,应及时调整饮食,并仔细观察是否病态,是否要去医院诊治。 1、舌质淡白,舌苔薄白: 多为寒证,见于感冒早期,可选择性质偏温的饮食,如红枣糯米粥...

http://zhongyibaodian.com/changshi/b28277.html

舌苔调整饮食_中医食疗药食同源_【中医宝典】

...舌体柔软、活动自如,颜色淡红,舌面干湿适中的薄苔。一旦患病,舌质和舌苔就会相应地发生改变。当出现以下几种变化,应及时调整饮食,并仔细观察是否病态,是否要去医院诊治。 ⑴舌质淡白,舌苔薄白:多为寒证,见于感冒早期,可选择性质偏温的饮食,如...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liao/b34356.html

舌苔之苔质_中医诊法_【中医宝典】

...苔质 (1)厚薄:反映病邪的深浅和重轻。透过舌苔能隐约见到舌弓质者为薄,不见舌质者为厚。苔薄者多邪气在表,病轻邪浅:苔厚者多邪入脏腑,病较深重重。由薄渐厚,为病势渐增;由厚变薄,为正气渐复。 (2)润燥:反映津液之存亡。舌苔润泽津,干湿...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fa/b34945.html

脉中有线吉有凶_《读医随笔》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慎柔谓∶虚损脉洪大,按之中间尚有一条者,可治;空散无一条,虽暂愈,亦必死。此所谓一条者,即脉中之脊也,非指下别一条也。吾尝谓∶喘脉,多是满指虚动,不见正形,可治,无根即死。,即脉之脊也。元廉夫谓∶散脉中一线,为肝邪脾败之征。此...

http://qihuangzhishu.com/683/20.htm

共找到437,91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