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腑气滞-胃病辨证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胃腑气滞 胃腑气滞亦称肝气犯胃证,是指木郁伐土,不利于胃之和降所表现出的证候。 [证候] 胃脘胀满,疼痛连胁,暖气频作,呃逆呕吐,食少嘈杂吞酸,郁闷不畅或烦躁易怒,舌苔薄黄,脉弦。 [分析] 本证多由肝郁气滞致胃腑气滞,不得散越,故见胃脘...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579.html

五脏之二——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当然,四肢活动和肌肉的强弱也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脾气健运,营养物质充足,则四肢肌肉丰满,活动轻劲而有力。若脾虚,运化功能失职,四肢肌肉失养,则肌肉痿软,四肢无力,甚则产生痿证。 (四)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开窍于口,是指人的饮食、口味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593.html

_《中医基础理论》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气吸之,而食物不坠焉耳。食物入胃,有气有质,质欲下达,气欲上升,胃气熏蒸,气质之去留各半,得脾气一致,则胃气有助,食物之精得以尽留,至其有质无气,乃纵之使去,幽门开而糟粕弃矣”(《医述》引《医参》)。食物经过消化吸收后,其水谷精微又靠的...

http://qihuangzhishu.com/44/13.htm

中气下陷证_《临证实验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嗜睡,纳呆气短,为脾胃虚损之症;心下胀满,嗳逆脉弦,乃肝郁不舒之候。治当培补中宫,升提脾气,兼以条达肝木。设脾胃气足,冲任充盛,则血有所载,胎有所系,自无堕滑之虑。拟补中益气汤加味:党参15g 黄芪15g 升麻3g 柴胡6g 当归10g 青...

http://zhongyibaodian.com/linzhengshiyanlu/115-59-1.html

局部可摸到肌腹肌腱连接处略有缺失下陷的检查_局部可摸到肌腹肌腱连接处略有缺失下陷要做哪些检查_查症状_【疾病大全】

...1.一级 少数肌肉纤维出现光镜下可见的撕裂,周围筋膜完好无损,对抗阻力测试时有肌肉疼痛,局部压痛。 2.二级 较多数量的肌纤维断裂,筋膜可能有撕裂,常常有“啪”的一下拉断的感觉,局部疼痛,血肿形成,局部可摸到肌腹肌腱连接处略有缺失下陷...

http://jb39.com/zhengzhuang-jiancha/JuBuKeMoDaoJiFuYuJiJian338101.htm

脏腑辨证八纲辨证有何关系_【中医宝典】

...应用于杂病,又是其他各种辨证的基础。八纲辨证,是脏腑辨证密切相关、互相补充的一种辨证方法。脏腑辨证是八纲辨证的深入和细化。这些辨证方法,虽有其各自的特点,对不同疾病的诊断上各有侧重,但又是互相联系和互相补充的。(仲义居)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3145.html

妊娠胎漏黄水属肝病_《女科经纶》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之术】

...《大全》曰∶妊娠忽然下黄汁如胶,或如豆汁,胎动腹痛。薛立斋按∶前证肝湿热,用升阳除湿汤。若肝风热,加味逍遥散。肝郁怒,加味归脾汤。脾胃气虚,钱氏白术散。若脾气下陷,补中汤。肝经风热,防风黄芩丸,风入肠胃,用胃风汤。...

http://qihuangzhishu.com/670/241.htm

丸主脾气不调及腹满方_《外台秘要》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服。忌猪肉冷水桃李雀肉生葱酢芜荑等物。(出第十三卷中)千金翼泻丸。主脾气不调。有寒热或下闭塞。调五脏不利。呕逆饮食者方。大黄(六分) 杏仁(去尖皮两仁熬) 附子(炮) 当归 干姜 桂心(各四分) 人参细辛芍药 茯苓 半夏洗 黄芩 蜀椒(各...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taimiyao/121-23-25.html

脾气_身形脏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脾气主要是指的运化功能。 脾气 主要是指的运化功能,也包括的升清和统摄周身血液的功能。...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106.html

用药不辨证就等于在火上浇油_【中医宝典】

...不分胃热、胃寒、胃虚、胃实引发,一律服用胃气滞痛冲剂。结果,患者常出现予后不佳、反复发作现象。”这是中医界著名专家周超凡教授,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特别强调的“不辨证随意服药现象”。 周教授指出,中医在对感冒和胃病治疗中,讲究辨证论治由来已久。...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3516.html

共找到789,65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