痈疽验法_《医门补要》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方痛,稍热者,深而稀。遍捺患上,有一点软陷不起者,或皆硬不痛者,未熟,或瘀血,若放早,必伤气血,而难成。捺之软而即起者,或皆软不痛者,己熟,或湿水,若不放,则腐烂深,而疮难敛。肿高而软者,发于肌肉,放宜浅。肿低而硬者,发于筋脉,放...

http://qihuangzhishu.com/782/188.htm

用刀针法_《医门补要》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内,又以生姜浓片,亦中锥一孔,套加纸上,安艾绒灸之。虽经时久不觉疼痛,且易愈病。出针后按贴膏药,并进汤药。阳痈 肿,有日渐觉抽痛,以右食指遍捺患上,有一点软陷处,内已成。用右食指与大指,掐住披刀(响铜打的披刀)之口,向上轻轻斜刺患上,肉...

http://qihuangzhishu.com/782/5.htm

性分泌物_性分泌物的原因、性分泌物怎么办_查症状_【疾病大全】

...性分泌物的产生一般是由于细菌的感染,导致局部组织发炎、发,形成一定的脓包,同时脓液从损伤组织处流出,形成一定的分泌物。性分泌物一般黄色,可粘稠,也可较稀,多见于生殖系统的炎症。...

http://jb39.com/zhengzhuang/NongXingFenMiWu337732.htm

论肿疡辨之法_《疡科纲要》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可畏其难而置之不问者也。又有背疽、脑疽、腹痈三大证,初起皮肤一粒,渐以根围坚肿,而肿处发现几点白腐,其自外酿成,与他证之成皮里者,显然不同。此则内以托毒外出为主,而外敷提拔毒,非精良之药不为功。苟得脓毒透达,即可十全无憾。又头面之疔毒...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kegangyao/805-4-7.html

收靥门杂症变_《冯氏锦囊秘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而死。至若利下痂而者,是正不受邪,被动毒出外,毒尽自已,推调气血解余毒,以助营运,惟出之势,勿为止涩也。浮肿痘靥之后,若失调理,或伤饮食,或感风湿,以致伤脾,脾虚则不能治水,水溢上行,故为浮肿也。如因饮食伤者,则用健脾利水。如因风湿伤者...

http://zhongyibaodian.com/fengshijinnangmilu/342-39-3.html

论痈疽成十死一生_《外科理例》_中医外科书籍_【岐黄之术】

...。针刺及时。不月而愈。一人腿痈成。畏针几殆。后为针之。大补三月而平。一人腿痈。脉俱弱。亦危也。治以托里得。不急针刺。后脓水开泄不敛而死。一妇发背。待自破。毒内攻。一人腹痈溃透。秽从疮口出。皆由畏针而毙。...

http://qihuangzhishu.com/664/46.htm

加减排汤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慈幼新书》加减排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慈幼新书》:加减排汤【处方】当归、川芎、白芍、人参、甘草、陈皮、白芷、山楂、桔梗、木通。【功能主治】保元气,活血行滞,助痘成功。主血热痘,药后热症悉退,内外和平,唯不易胀者。【...

http://zhongyaofangji.com/j/jiajianpainongtang.html

苎麻_【中药材大全】中药大全

...目录 《中药大辞典》苎麻 《中华本草》苎麻 ? 相关中药 ▲ 返回目录《中药大辞典》:苎麻 【出处】《本草备要》 【拼音名】Zhù Má Pí 【来源】为荨麻科植物苎麻的茎。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苎麻根"条。 【性味】①《得配...

http://zhongyaocai360.com/Z/zhumapi.html

论蚀_《外科理例》_中医外科书籍_【岐黄之术】

...追蚀法。使毒瓦斯外泄而不内攻。恶肉易去。好肉易生也。若 其疮。血出不止者未可但掺追蚀药于疮上。待其熟可 。方 。 之痛应心者。亦不可 。误触其疮。 痛必倍。必生变。若疮疖成未破者于上薄皮剥起者。当用破头代针之药安其上。以膏贴之。出...

http://qihuangzhishu.com/664/48.htm

木槿根_中医药书籍汇集【中药材大全】

...肥皂水浸,或浸汁磨雄黄尤妙。花甘、平、滑。治与根皮同。配糯米,治反胃吐食。 目录 《本经逢原》木槿根 《得配本草》木槿根 ▼ 相关中药 ▲ 返回目录《本经逢原》木槿根 甘苦微寒无毒。发明 槿为癣科要药,润燥活血。川中所产质浓色红称胜,而...

http://zhongyaocai360.com/zhongyao/mujingenpi.html

共找到120,65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