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洋脏象约纂》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脏象著作。三卷,附录一卷。清·朱沛文编撰于1892年。本书系汇集中西医有关人体结构、解剖图谱,参述己见编着而成。卷上为五脏六腑形态、部位、功能;卷中为眼、耳、鼻、及骨骼结构、功能;卷下为十二经脉,气血营卫等生理作用及西医脏腑解剖图谱。所引...

http://qihuangzhishu.com/169/539.htm

《华洋脏象约纂》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脏象著作。三卷,附录一卷。清·朱沛文编撰于1892年。本书系汇集中西医有关人体结构、解剖图谱,参述己见编着而成。卷上为五脏六腑形态、部位、功能;卷中为眼、耳、鼻、及骨骼结构、功能;卷下为十二经脉,气血营卫等生理作用及西医脏腑解剖图谱。所引...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904.htm

脏象及脏腑证治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脏象及脏腑证治 脏腑,是内脏的总称。古人称为“藏象”,藏、指藏于内,就是内脏;象,是征象或形象,意指内脏生理、病理所表现于外之征象。正如《类经》所说:“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脏象”。脏腑学说,是研究人体脏腑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660.html

形体官窍_《中医基础理论》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组成部分。形体器官依赖脏腑经络的正常生理活动为之提供气血津液等营养物质而发挥正常的生理作用,其中与五脏的关系尤为密切。脏象学说采用以表知里的方法,着重通过活动的机体的外部表征来推导人体内部脏腑组织的运动规律,从而确定“象”与“脏”的关系。...

http://qihuangzhishu.com/44/27.htm

经络学说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有机的整体,并借此行气血、营阴阳,使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得以保持协调和相对平衡。 研究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之间的关系的理论,称为经络学说。是中医学分析人体生理、病理和对疾病进行诊疗的主要依据之一。“经络”一词首先见《内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477.html

脏象学说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脏象学说是关于人体脏腑形态功能及其与人体其它组织器官相互关系的中医生理学说。脏腑的形态与名称:《内经》之前和各种现存的和出土的医学和非医学文献,尚无系统论述人体脏腑的形态结构者,不过到春秋时期,对脏腑的认识有了显著的进步。《史记·扁鹊仓公...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58.htm

经络概述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灵枢·经别》说:“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说明经络对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一种...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473.html

亚健康的中医证治研究_【中医宝典】

...往往需要落实到具体的气、血、津液,或不足,或有余,或运行不畅,所以可降之归属于经络、筋骨、脏腑门下。一般人认为,中医诊断缺乏量化标准。在这方面中医可以借鉴目前通行的量表法,不断研究和完善。需要注意的是,量表也并非十全十美,一方面,用于研究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475.html

中医经络学说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有机的整体,并借此行气血、营阴阳,使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得以保持协调和相对平衡。 研究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之间的关系的理论,称为经络学说。是中医学分析人体生理、病理和对疾病进行诊疗的主要依据之一。“经络”一词首先见《内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698.html

经络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包括了神经经、血管及内分泌等结构及其些功能,但神经、血管等的结构和功能并不能完全解释经络学说的全部内容,有待于进一步探索研究。...

http://qihuangzhishu.com/109/509.htm

共找到58,86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