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_《素问悬解》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十二脏相使论至宣明五气论脏象,经脉别论以下论脉法。...

http://qihuangzhishu.com/1290/110.htm

天度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指周天三百六十五度。《素问·六节脏象论》:“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

http://qihuangzhishu.com/194/445.htm

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①器具,用具。《灵枢·胀论》:“脏腑之在胸胁腹里之内也,若匣匮之藏禁器也。”②指特有受盛作用的器官。《素问·六节脏象论》:“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③指人体中具有某种独立...

http://qihuangzhishu.com/192/1727.htm

心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①人体器官名。五脏之一,是五脏中最重要的一个脏器。《灵枢·邪客》:“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素问·六节脏象论》:“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心的主要功能是主血脉、主神明。血液的运行有赖于心气的推动。...

http://qihuangzhishu.com/195/896.htm

五有余,五不足_诊断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五有余,五不足是指神、气、血、形、志五者的有余和不足。 【五有余,五不足】 语出《素问.调经论》,是指神、气、血、形、志五者的有余和不足。据脏象学说有关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肉、肾藏志的理论,此五者实指五脏的有余和不足。五余为邪气...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8053.html

脏象下_《医经原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入一,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是又入者为天气,出者为谷气也。)清者注阴,浊者注阳。(喉主天气,故清气自喉而注阴,阴者五脏也;咽主地气,故浊气自咽而注阳,阳者六腑也。)浊而清者出于咽,清而浊者则下行。清浊相干,命曰乱气。(浊之清者...

http://zhongyibaodian.com/yijingyuanzhi/620-5-4.html

形衰先兆_《中医疾病预测》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主,脾主运化,故脾衰则唇、肉先坏。肝衰先兆 眼花爪枯为肝衰先兆,因肝开窍于目,“五脏六腑之精气,皆注于目而为之精”(《灵枢·大惑论》)。“肝受血而能视”(《素问·五脏生成篇》),《灵枢·本藏》:“肝应爪”,《素问·六节脏象论》:“肝者,其...

http://qihuangzhishu.com/128/453.htm

的解释_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最上等;最好 the very best 上策 比前一时期更靠前的 before last 上上星期 国语辞典 最好、最上等。 書經.禹貢:「厥土惟白壤,厥賦惟錯。」 元.張國賓.合汗衫.第二折:「有個玉杯珓兒,擲個上上大吉,便是個...

http://hanwen360.com/c/5924.html

神志活动_《中医基础理论》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四神以及喜、怒、思、忧、恐五志,均属心神所主。故曰:·“意志思虑之类皆神也”,“神气为德,如光明爽朗,聪慧灵通之类皆是也。”“是以心正则万神俱正,心邪则万神俱邪”(《类经·脏象类》)。(2)肺藏魄:魄是不受内在意识支配而产生的一种能动作用...

http://qihuangzhishu.com/44/36.htm

同源与潜病_《中医疾病预测》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同源器官”,指在生物进化史上及人体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同胞器官。由于它们在生理有着特殊的血缘关系(生理同功同源),因此在病理也必然“同病相连”,这就为疾病预兆学开辟了新的领域……第一节 同源与脏象同源,指同源理论,属于生物进化理论范畴。...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jibingyuce/128-4-12.html

共找到285,32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