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世南作品集

...孔子庙堂碑为虞世南撰文并书写。原碑立于唐贞观初年。楷书35行,每行64字。碑额篆书阴文“孔子庙堂之碑”六字。碑文记载唐高祖五年,封孔子二十三世后裔孔德伦为褒圣侯,修缮孔庙之事。为虞世南六十九岁时所书。此碑书法用笔俊朗圆润,字形稍呈狭长而...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1436.html

脉象仪_中医文化中医研究_【中医宝典】

...(综合电)“把脉”是中医里很重要的一种诊断方式,不过西方科学一直很难理解,为什么透过观察脉搏跳动,就可以知道人生了什么病;北京军区总医院有一名行医长达40年的中医生,花了几年时间研究把脉的原理,发明出一种“脉象仪”,用机器来完成把脉的功能...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102.html

中医脉象之涩脉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也。”逐步将涩脒的不恰当的附加条件予以清除,使艰涩的感觉与轻刀刮竹等客观形象的描述突出了出来。 根据历史文献对其分析考证,并结合临床实践、实验等,拟订涩脉的传统脉形指标为: 1、涩脉为具有独立意义之单因素脉象。 2、涩脉只以脉象的不流利...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41.html

中医脉象之长脉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长脉因素的复合脉如实、牢等都是指前者而非后者。根据历史文献对其分析考证,结合临床实践实验等经验体会拟订长脉的传统指标应为: 1、长脉为具有独立意义之单因素脉象。 2、长脉的脉形只以指下感觉的长度言,不包含其他因素,长脉与短脉正常脉的长度...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47.html

中医脉象之结脉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柔弱,结代也。”将结代混在一起,“断丽柔弱”一语亦嫌圆圈不清。 根据历史文献对其分析考证,结合临床实践、实验等经验体会,拟打结脉的传统形式的脉象指标为: 1、结脉为节律失常的脉象之一。由几个因素综合而成,因而它亦可以说不是单因素的。 2、...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34.html

中医脉象形成的原理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脉的形成原理,一言以敝之,乃气与血耳。脉乃血脉,赖血以充盈,靠气以鼓荡。正如《医学入门》所云:“脉乃气血之体,气血乃脉之用也。”所有脉象的诸多变化,也都是气血变化的反映。气为阳。血为阴。气血的变化。也就是阴阳的变化。诚如《素问·脉要精微论...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706.html

中医脉象之浮脉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脉要精微论”,“平人气象论”,“玉机真脏论”《难经》第十五难等等的描述为简,但简而得要。《内经》、《难经》种种形容在说古人对脉象亦有从当时条件出发来制定一些客观化的“指标”以说明脉形的方法。这就是用喜闻乐见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动态来说明其...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29.html

中医脉象之伏脉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冲阳皆无脉者必死。”《诊宗三昧》说:涩脉“而有三部皆伏,一个独伏之异。”根据历史文献对其分析考证,结合临床实践、实验等经验体会,拟丁伏脉的传统形式的脉象指标为: 1、伏脉是单因素的脉象。 2、伏脉极沉的脉,虽属沉类,但程度上与沉脉有很明显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28.html

中医脉象之迟脉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比正常的频率快当然就算是数了。 《医学探骊》说:“迟与数对,以至数盲。”《医述》说:“迟以至数不为义。”所以说迟脉的性质只是频率的问题,而不应当含有其他性质。这是迟脉的“界限”,这个界限清楚了,其要有关频率变化的脉象如数、缓等的概念亦就都...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25.html

共找到322,11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