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医治黄疸,有通利大小便之法,已早为医家所习用。仲景之茵陈蒿汤为化湿祛浊之代表方剂,现制成“茵栀黄”成药,于甲肝流行期间业已建立功勋,蜚声医林矣。至于利尿祛湿以治肝炎之代表方,可借用仲景之五苓散加茵陈,热重者去桂枝之温热,即用茵陈四苓...
...目录 《医学入门》桂枝参苓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医学入门》:桂枝参苓汤【处方】桂枝3钱,芍药3钱,人参2钱,茯苓2钱,甘草1钱。【功能主治】汗、吐、下后,胃虚而哕,怫郁面赤。【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温服。【摘录】《医学...
...目录 《女科指南》加减术苓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女科指南》:加减术苓汤【处方】人参、白术、茯苓、苍术、厚朴、泽泻、木通、陈皮、半夏、桑皮、白芍、紫苏。【功能主治】身发浮肿,大便不实,及治肺胀、胃泄之症。【用法用量】加生姜5片,...
...目录 《胎产新书》木香调胃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胎产新书》:木香调胃散【处方】木香4.5克,陈皮4.5克,甘草4.5克,三棱3克,莪术3克,车前子3克,大腹皮3克,红豆3克,砂仁3克,苍术3克,木通3克,山楂3克,川萆解4.5克...
...目录 《医醇剩义》温中平胃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医醇剩义》:温中平胃散【处方】炮姜1.5克 砂仁3克 木香1.5克 谷芽9克(炒)神曲9克(炒)广皮3克 茅术3克 厚朴3克 枳壳3克 青皮3克 陈香橼皮2.4克【制法】上研为末。...
...目录 《活幼口议》调中正胃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活幼口议》:调中正胃散【处方】藿香叶 白术 人参 白茯苓 甘草(炙)陈皮(去白)山药 白扁豆(炒)半夏曲 川白姜(炮)各等分【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健脾温中。主小儿脾胃虚寒,...
...渴浊必先看为何证,有浊无渴,先服百段锦散,后用白羊肾丸及沉苓丸。【摘录】《普济方》卷一八○引《郑氏家传渴浊方》...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方出《圣惠》卷四十二,名见《普济方》卷一八四:桂苓汤【处方】桂心半两,赤茯苓1两,半夏1两(汤洗7次去滑),细辛半两,麻黄2两(去根节),五味子1两。【制法】上为粗散。【功能主治】上气不得喘息,喉中作水鸡声。【用法...
...白汤调下。【摘录】《医学正传》卷二引河间方▼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医学启源》卷中:桂苓甘露饮【别名】桂苓甘露散【处方】白茯苓(去皮)1两,白术1两,猪苓1两,甘草(炙)1两,泽泻1两,寒水石1两(别研),桂(去粗皮)半两,滑石2两(别...
...目录 《喉科紫珍集》参耆安胃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喉科紫珍集》:参耆安胃散【处方】党参(焙)2钱,黄耆(炙)2钱,茯苓1钱,甘草(生)5分(炙)5分,白芍7分。【功能主治】服寒凉峻剂,以致损伤脾胃,口舌生疮。【用法用量】白术煎,...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