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证。若能早为解肌,调和荣卫,药到病起,误作慢惊,妄投补剂,其祸不可胜言矣(此即前诸家所云,慢惊温补而不愈,变为急惊者,即此例也。)...
...后用益黄散、香朴散主之。及有吐泻,身热,多睡,能食乳,饮水不止,吐痰,大便黄水,皆为胃虚热渴泻也。当生胃中津液,以止其渴,后服发散止渴,多服白术散、钩藤散。吐泻身凉,吐沫青白色,闷乱不渴,气肿露睛,当补脾,宜加减四君子汤、藿香散、银白散主之...
...《冯氏锦囊秘录》立消散消便毒痈肿如神。全蝎(炒) 核桃(去壳、肉,只用隔膜,炒,等分) 为末,空心酒调下三钱,下午再服三钱,痊愈。 目录 《冯氏锦囊秘录》立消散 《疡医大全》立消散 《疡医大全》立消散 《赤水玄珠》立消散 《玉案》立消散 ...
...) 北细辛(一钱) 大红枣(五枚)水煎,热服。以上所选之方,原为误搐病痉而设。其下类搐十条,证候不同,各随本门用方,不得与误搐混同论治。曰类搐,即幼科所云惊风余证者是也。原非小儿固有,由迁延而致,予故名为类搐。何以言之?盖暑证疟痢,咳嗽丹毒...
...内 ,上额交巅,还出别下项,夹脊抵腰中,是以病则筋脉牵强,遂有抽掣搐搦种种不通名目。妄用金石脑麝,开关镇坠之药,引邪深入脏腑,千中千死。徒据小儿八岁以前无伤寒之说,而立惊风一门。殊不知小儿不耐伤寒,故初传太阳一经,早已身强多汗,筋脉牵强,...
...用其所长,去其所短,非敢好为节略,实所以成仲阳之初志。一幼科惟从惊风摹拟,而伤寒门类全然遗弃。故学人但知有惊风,不知有伤寒,毫芒千里,害岂胜言!独程凤雏能见及此。兹并纂入,以备酌用。痘疹为幼科切要,诸家多不经意,或另立一门。学人以为源流各别,...
...后服此药。荆芥穗 川芎 防风(各二两) 枳壳(麸炒) 蝉蜕(去翅足) 薄荷 龙胆草 甘草(各五钱)共为末。每服二钱,食后服。 引用:《扁鹊心书》拨云散 下载:《扁鹊心书》chm电子书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拨云散 《幼幼新书》拨云散 《...
...每天30~60mg,稳定后改用每月用药7天维持。随访观察4年余,血红蛋白保持在100~120g/L(10~12g/d1),症状消失,含铁粒幼红细胞大半消失。 1983~1986年浙江医大附属儿童医院报道了婴幼儿病例4例,均用维生素B6(...
...,若救脐风,非此不可。火穴歌图并列于后。集成神火图铜人正面(图)铜人背面(图)集成神火歌仙传神火天然理,始自角孙 脉起,听宫曲鬓本神旁,次及天容仍右取。囟会承浆左肩井,曲池合谷诸邪屏,气关已过至神门,右亦如之昏可醒,左乳根中七 始,右亦...
...经曰∶夏伤于暑,秋必 疟。盖伤之浅者,近而暴;伤之重者,远而为 。 者,久疟也。是知夏伤暑,气闭而不能发泄于外,邪气内行,至秋而为疟也。良由乳母抱时解脱,不避风寒;又因触冒暑温,致令邪气客于皮肤, 积于脏腑,阴阳偏胜,邪正相攻,而作往来...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