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性循坏抗凝物质增多综合征是指血液中循坏抗凝物质增多(包括肝素样抗凝物质过多、抗凝药物过量、狼疮抗凝物质等)引起的以出血为主要症状的一组疾病。...
...BCS的治疗。Glenn等用肝移植术治疗23例晚期患者,5年生存率为44.7%,术后病人的主要致死原因是多发性栓塞并发症。1988年,Campbell等报告17例,术后长期抗凝治疗,3年累积生存率达88%。国内亦有学者报道原位肝移植治疗...
...无血栓并发症的ATⅢ缺乏妇女,妊娠早期或分娩期普通肝凝剂量使APTT延长10s。常采用肝素皮下注射6250U,2次/d,分娩日停肝素,在产后48~72h恢复使用肝素,之后改为口服抗凝并维持口服抗凝3个月。肝素治疗本身可使血浆ATⅢ水平轻度...
...高危因素的病人(即心房颤动、人造机械心脏瓣膜的病人),抗凝治疗有助于预防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但迄今为止,尚无有力的证据表明对于既往无血栓栓塞史的窦性心律病人,抗凝治疗能减少肺循环及体循环栓塞。发生血栓栓塞时,如栓塞动脉较大,起病在12h以内...
...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可归纳如表19-1。表19-1 急性心力衰竭治疗处理概况急性左心衰竭 急诊治疗 纠正缺氧 鼻导管吸氧、面罩吸氧、加压给氧除泡剂降低心脏负荷 硝普钠、酚妥拉明、硝酸甘油、哌唑嗪、巯甲丙脯氨酸加强心肌收缩力 强心甙类儿茶酚胺...
...西医治疗 本病征目前尚无特殊有效治疗方法。 1.急性期治疗 如果下腔静脉的阻塞是由于下肢或盆腔深静脉血栓形成繁衍所造成,在急性期时可采用抬高下肢,应用抗凝、祛聚药物,如肝素、双香豆素衍化物、低分子右旋醣酐、双嘧达莫(潘生丁)等,借以防止...
...已有研究比较了低分子量肝素与普通肝素治疗深静脉血栓(DVT)的疗效,但尚无研究比较存在或没有肺栓塞(PE)时使用两种肝素的疗效。为此,法国Bellevue大学医院的Mismetti等检索了Medline和Embase数据库,从中提取资料...
...阿司匹林是具有一百多年历史的解热镇痛药,今天仍是最常用的药物之一。这是由于阿司匹林不仅可用于治疗头痛,发热和关节痛,而且还是最常用的抗凝药,许多老年人因患有心脑血管病而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以防严重的缺血性心、脑损害发生。 但应当警惕的...
...小儿PE的临床表现与成人相似,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且变化颇大,可以从无症状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甚至发生猝死。 1.肺栓塞症状学有呼吸困难及气促,尤以活动后明显,胸痛,包括胸膜炎性胸痛或心绞痛样胸痛;晕厥可为肺栓塞的惟一或首发症状,...
...主要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鉴别浅静脉血栓形成与深静脉血栓形成极为重要,因来自下肢的肺栓塞,95%系由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浅层血栓形成较易,而深层血栓形成症状不明显,明确诊断较难,因此掌握一定的血栓形成临床表现极为重要。除上述临床症状外,如...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