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操,促进提肛肌群运动,有增强肛门括约肌功能的效果,对预防本病有一定作用。 6.直肠脱垂病人如何进行食疗 直肠脱垂病人多数因中气不足,虚证居多。平时宜多食木耳、茄子、黄芪后食用。适用于成人直肠脱垂者。 (3) 配方:大米、小米各60克。制法...
...又称肛管周围脓肿,肠内细菌引起肛隐窝(肛管和直肠交界处的凹陷窝组织)发炎,感染沿淋巴侵犯直肠和肛管周围组织,形成脓肿。 深部脓肿局部症状不太明显,但发热等全身反应严重。浅部脓肿在肛门旁有硬结,红肿和疼痛。感染早期,保持大便通畅,用0.1%...
...直肠与肛门狭窄是指肛门、肛管和直肠的腔径变细、变形或不同程度的肠梗阻,称为肛门与直肠狭窄。因狭窄部位各异,分肛门狭窄及直肠狭窄(多见齿状线上方2.5-5 cm或直肠壶腹部),狭窄部位常在10cm以内,与原发病变性质有关,狭窄上端扩张,狭窄...
...西医治疗 生后一般情况良好,就诊时间多在生后5天之内。高位肛门直肠闭锁,合并有瘘管,多较细小,不能维持通畅排便者,应在新生儿期尽早行根治手术。低位或中间位闭锁、合并瘘管常较粗大,生后可通畅排便者,可延迟至婴儿期手术。先天性狭窄,可用探子...
...4)局部注射法:用5%~10%酚甘油经肛门注射于直肠黏膜下,使黏膜与肌层粘连;或经肛周作直肠周围注射,使直肠与周围组织粘连固定。 在儿童多为部分脱垂,不严重,一般可采取非手术疗法。引起脱垂的一些原因如营养不良、慢性咳嗽、腹泻、便秘等都应予以...
...诊断 根据肛门外形,合并瘘管,初步诊断不困难,但确定畸形类型需进一步检查。 1.临床检查 生后会阴部无肛门或仅有一痕迹,无胎粪排出,诊断即可确定。肛门皮肤与直肠间有膜状隔,患儿哭闹或腹压增加时,可见肛门处向外膨出,有时并可透过皮肤看到贮积...
...肛门,可防止因啼哭或因腹压增高而于短期内再发。若患病时间较长,使用上述方法仍不见效,可用注射疗法。方法:将5%石炭酸植物油注射于直肠粘膜下或直肠周围一圈,分4~5处注射,每处注射2ml,总量10ml。注射途径可经肛门镜在直视下将药物注射到粘膜...
...先天性肛门直肠狭窄(congenital anorectal stenosis)是因胚胎发育异常,致使肛门直肠口径太小,男女性均可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排便不畅。...
...(一)发病原因 约99%的肛周脓肿的发生与肛腺感染化脓有关。正常肛腺大部分位于肛门内外括约肌之间,开口位于肛隐窝。当粪便和细菌通过开口进入肛腺时可引发肛窦炎及肛腺炎症,这些炎症可扩散到肛管直肠周围组织形成肛周脓肿。肛管直肠周围存在的各间隙...
...肛门区肿胀疼痛是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的主要症状。检查时可见肛门局部红肿,压痛及痛性硬块。...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