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德经·第五十八章评析

...哲学史中,从《周易》以降,即有辩证法思想,但用一般规律形式把它表达出来,这还是老子贡献。但是,老子还没有把客观辩证法作为自然界社会中的最一般规律提出来。除此之外,老子辩证法思想还有很多严重缺点,对形而上学思想作了很大让步。...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50.html

老子·道经·第二十六章评析

...在二章中,老子举出美丑、善恶、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这些范畴;十三章中举出庞辱;本章又举出动静、重轻范畴加以论述,是老子朴素辩证法思想反映。他揭示出事物存在是互相依存,而不是孤立,说明他确实看到客观现象思想现象中,矛盾...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18.html

魏征思想

...魏徵早年做过道士,所以道家思想在他治国方略中占有重要地位,他反复劝谏唐太宗要以无为为本,与民休息,这样天下才能清净自定。在他著名《十渐不克终疏》中,还坚持认为:“陛下贞观之初,无为无欲,清静之化,远被遐荒。考之于今,其风渐坠,听言则...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2022.html

老子·德经·第六十九章评析

...或谓老子以退为进方针,在军事方面,则表现为以守为主,以守取胜主张。这条总的作战原则是不对,但老子提出不可轻敌双方兵力差不多相等条件下,悲愤一方将获胜等见解,还有它合理地方。”(《老子校读》第380页)唐朝王真注老《道德经论...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62.html

老子·德经·第七十六章评析

...对自然社会现象观察总结。这里,无论柔弱还是坚强,也无论“生之徒”还是“死之徒”,都是事物变化发展内在因素在发挥作用。这个结论还蕴含着坚强东西已经失去了生机,柔弱东西则充满着生机。老子在这一章里所表达思想是极富智慧,他以自然...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69.html

老子思想与茶人修养_道家_【文学360】

...第一,自胜。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显然,一个不能把握自己人决不能有效去实现预定目标。老子认为“静为躁君”,心静才能明了事物,把握自己。俗话说,做事难,做人更难。一个心智成熟人,除专业才干外,还应具备...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73.html

老子他说》第三章:老子薄视时贤_道家_【文学360】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老子薄视时贤 第三章是将天地自然法则,引申应用到人世间治道发挥...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97.html

韩医与道家思想中医_【中医宝典】

...道家养生思想基本理念。在其医疗方法中,导引按摩法、呼吸法还丹内炼法都与道家思想休戚相关。 丁彰炫教授最后认为,《东医宝鉴》引用参考文献中很多内容都来源于道学大家著作,比如《老子》《庄子》等十余部,其中宋朝后期道家内丹思想对其影响深远...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3628.html

老子·德经·第六十三章评析

...老子理想中的“圣人”对待天下,都是持“无为态度,也就是顺应自然规律去“为”,所以叫“为无为”。把这个道理推及到人类社会通常事务,就是要以“无事”态度去办事。因此,所谓“无事”,就是希望人们从客观实际情况出发,一旦条件成熟,...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55.html

老子·道经·第十九章评析

...此外,对于“绝学无忧”一句,在学术界有三种不同理解。一种认为,“绝学无忧”指弃绝学习就没有忧虑了。这种解释认为老子要毁灭一切文化,当然也就不要学习了。这种意义认为,老子是愚民政策创始人,是倡导愚民思想政策鼓吹者。另一种意见认为,“...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11.html

共找到919,05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