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第十六章:芸芸众生的命根_道家_【文学360】

...”,演变成文学上一个很优美的名词“芸芸众生”。后来又有“林林总总”一词的出现,也是形容犹如草木的多得不可胜数的情形。 老子,一切万物那么多彩多姿,“各复归其根”,观察每一个生命,皆是依赖它自己的根本而活。草木无根,活不了的。人也有根,人...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41.html

老子·道经·第二章解读

...有参差、矛盾、变化,彼此相反相成,正中见奇,奇中有正,奇正相生,于是产生出和谐的、新颖的艺术美。倘若寻根究源,“奇”与“正”作为对立的哲学范畴,正始见于老子五八章:“正复为奇”。而将这对范畴移用于文学理论中,则始于刘勰文心雕龙 ...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89.html

老子简介_道家_【文学360】

...老子的真实姓名:李耳,字伯阳,有人又称老聃。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著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23.html

老子的养生之道_【中医宝典】

...在千金翼方中,把这种咽津养生之法总结为“服玉泉法“,认为叩齿服玉泉的作用在于坚齿发,利于益寿延年。顺应自然。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息息相通,顺应自然之道,适应自然界的变化,则何病能生?又何患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8003.html

老子第二章:善反而不美_道家_【文学360】

...,是以不去。” 老子的首章而接连这一章的全段,很明显地看出自形而上道的无名开始,一直到形而下的名实相杂,再到“同出而异名”因果相对的道理,自始至终,是要人匆作祸首、莫为罪魁的教示。但是,归说,后世用归用,完全不是老子的那样。...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93.html

老子·德经·第七十章评析

...苦闷。其实唱出的是没落阶级的挽歌。并不是人们不了解。而是历史抛弃了。”(老子新译)张松如先生不同意这样的观点。,“历史却并没有冷落了。单说先秦时期吧:相传春秋时的叔向、墨翟,战国时的魏武侯、颜触,都曾称引过的话;庄子则颂扬...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63.html

老子新说_道家_【文学360】

...周景王时,曾任建设大臣“司空”、主笔周朝变法纲领;死于周敬王时,曾适楚、离周去秦问祖归宗。 老子生于公元前570年左右,约比孔子大二十岁,是的老师。老聃是王族,左传·定公四年:“武王之母弟八人,周公为大宰,康叔为司寇,聃季为司空,五...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31.html

老子第九章:进退存亡之际_道家_【文学360】

...“崇高必致堕落,积聚必有消散。缘会终须别离,有命咸归于死。”这是佛学洞穿世事聚散无常的名言,同时也是出世思想的基本观点,可是以老子所代表道家哲学的可以出世,可以入世,却有“挫其锐,解其纷”的不死之药,长保“散而未尽”的七字真言:“功遂,...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27.html

老子第二十六章:两臂重于天下_道家_【文学360】

...大利,立大业于天下,才不负天赋所生生命的价值。可是,很可惜的,便是当时的君主们,以及后来的君相们,大多都只图眼前的私利而困于个人权势的欲望中,以身轻天下的安危而不能自拔,因此而引出老子有奈何!奈何!奈若何的一叹! 我们引用了庄子·外篇“...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74.html

老子第十三章:宠辱谁能不动心_道家_【文学360】

...为什么不先忘了自己光着身子,连衣裤都还没穿上呢!这便是“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的一个写照。 “受宠若惊”,大家都有很多的经验,只是大小经历太多了,好像便成为自然的现象。相反的一面,便是失意若惊。在若干年前,我住的一条街巷里,隔邻有...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34.html

共找到890,55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