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呕吐较频繁、腹胀者,可先行胃肠减压,缓解症状,同时做有关检查。 (5)解痉止吐:对病因诊断为胃食管反流,可用胃动力制剂或解痉剂。幽门痉挛可用解痉挛药治疗,常用阿托品1/l0000溶液,喂奶后15min给药,从每次5~10滴开始,逐渐...
...情形只有在排便时才会发生,排便后它又会缩回原来的位置。无论内痔还是外痔,都可能发生血栓。在发生血栓时,痔中的血液凝结成块,从而引起疼痛。下面5则中药偏方卓有成效,不妨试试! 中药方剂(一) 【辨证】风湿燥热侵袭脏腑,阴阳失调,气血纵横,经脉...
...温服。一论水寒停胃作呕吐者。茯苓半夏汤白茯苓(去皮) 半夏(姜炒) 陈皮 苍术(米泔浸) 浓朴(姜炒各一钱) 砂仁(五分)藿香(八分) 乌梅(一个) 干姜(炒三分) 甘草(三分)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水煎。徐徐服。一论阴症呕吐。或手足厥冷。腹痛...
...经行先期,经前或经后腹痛,按之痛甚,经行量多色赤或紫,唇红口干,心烦失眠,尿黄便秘,脉象弦数,舌红苔黄。治当凉血活血以调经,先生常以生地、赤芍、丹皮、元胡、当归、川芎、红花、制香附、炙甘草等出入为剂,但先生未拟定处方,因而附志于此。《邹孟城...
...焦山楂6克;炒麦芽6克,炒枳壳2. 4克,陈皮1.5克,炒黍米4.5克,煨姜1片,小红枣3枚,伏龙肝30克(包,煎汤代水)。1剂。 二诊:药后呕吐已止,腹胀稍松,白苔转见淡黄。胃气上逆虽平,里滞遏而未下,仍宜消食导滞。原方去黍米、伏龙肝,加...
...中药方剂(一) 【辨证】肾阴亏损,兼有湿热。 【治法】益气滋阴,清热利湿。 【方名】四六利湿汤。 【组成】党参12克,茯苓9克,生地9克,泽泻9克,牛膝9克,茵陈9克,白术9克,知母9克,菟丝子12克,白茅根12克,甘草3克。 【用法】水...
...中药方剂(一) 【辨证】湿热毒邪。 【治法】清热利湿,通淋止痛。 【方名】土茯苓通淋止痛汤。 【组成】土茯苓100克,苦参20克,虎杖30克,夏枯草30克,栀子15克,元胡15克,萆解30克,匾蓄30克,滑石30克,甘草10克。 【用法】...
...中药方剂(一) 【辨证】风热邪气搏于营血所致。 【治法】疏风解表,清热止痒。 【方名】荆防方。 【组成】荆芥穗6克,防风6克,僵蚕6克,浮萍6克,生甘草6克,金银花12克,牛蒡子9克,丹皮9克,生地9克,黄芩9克,薄荷4.5克,蝉蜕4.5...
...治疗经行味腥自选方 ⑴中成药 ①逍遥丸,每服6克,日服2次(适用于肝郁脾虚者)。 ②金匮肾气丸,每服6克,日服3次。 ③艾附暖宫丸,每服6克,日服3次(上方适用于下焦虚寒者)。 ④香砂六君子丸,每服6克,日服3次(适用于痰湿下注者)。 ⑤...
...宣剂即散郁塞病症的方剂。 【宣剂】 宣可去壅,加生姜、橘皮之类。宣是散的意思,壅是郁塞的病。如胸中胀闷、呕吐、恶心等症,可用“二陈汤”(陈橘皮、半夏、茯苓、甘草),利气散郁。如果是胃有痰饮,还可以用“瓜蒂散”等吐法,也是宣的另一种方式。...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