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枚,曰:渴即饮之,饥即啖之!予从其言,半日而尽。抵暮,携药及煎粥之器及米炭来,予睡方醒,闻药香,葆伯令待者进一瓯,自觉满身沾渍,中夜,衣被俱湿,葆伯为予易衣被,问其方,则曰:桂枝白虎汤也。予至是,全体舒畅,呼粥尽二碗,安眠达旦,非复病夫之...
...不能缓解。刻诊:喘咳重,咳甚则少腹拘挛疼痛,咯痰少,或见少量白黏痰,目胀头痛,口干苦多饮,大便日三行,能成形,小便调。舌淡红,苔白微剥,脉弦细。有银屑病病史50年。六经辨证为外邪里饮化热,证为太阳太阴阳明合病,属越婢丸合射干麻黄汤加苍术桑白皮...
...高建忠临证主张经方、时方择善而从,六经辨证、脏腑辨证各有所宜,不可偏执偏废。 通观本案,每诊处方皆以治证为唯一目的,“有是证,用是药”。首诊并没有因发热而着意去退热,二诊、三诊也没有因药疹而着意去凉血活血、消疹退斑。方证对应,不治病而病自愈。...
...1.麦门冬汤 靳某,男,54岁,干部,1989年3月8日初诊。患者有高血压病史5年,近2年来伴有失眠多梦,心悸气短,胸闷发憋,活动后气短发憋加重。经口服“降压药”、“降脂药”,证状时有改善。一周来因工作烦忙,病情加重。舌质暗红,苔薄黄,...
...新一代中医治疗技术和药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如何学习和应用《名医类案》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应用的重点在于临床和开发。我们认为,学习和应用《名医类案》,应着重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名医类案》属于中医古籍文献的...
...,共进如梧子大者十二丸,次一日共进如绿豆大者三十六丸。今案凡蜜丸如梧子大之丸药,每钱约得十余丸,则如梧子大十二丸者,量仅钱许耳。第二案曹殿光用皂荚末四两者,乃共八日间之总量也。即先一日服皂荚末一两,次日改服射干麻黄汤一剂,以后第三、第五、第...
...儒家之宗,孔子也。墨家之祖,墨翟也。且案儒道传而墨法废者,儒之道义可为,而墨之法议难从也。何以验之?墨家薄葬、右鬼,道乖相反违其实,宜以难从也。乖违如何?使鬼非死人之精也,右之未可知。今墨家谓鬼审〔死〕人之精也,厚其精而薄其尸,此於其神...
...□ 仝小林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叶天士有“柴胡劫肝阴”一说,影响颇大,现临床用量多在6~12克左右。笔者临床上遇到发热患者,上述剂量则难以奏效。笔者应用柴胡作为和解退热药时,一般用量在30克左右;如遇高热不退(39℃~40℃),...
...身上的皮肤,已是朽烂不堪,许多碎布,粘在上面,欲想就此开验,无奈那皮色如同灰土,仿佛不用酒喷,则不明伤痕所在,只得复行回明了。狄公令陶大喜择了一方宽展的闲地,挖了深塘,左近人家,取来一口铁锅,就在那荒地上,与众人烧出一锅热水,先用软布浸湿,...
...根据历代医家经验,有人提出附子应用要坚持十禁三问。 十禁:1.面赤不用;2.舌质红、苔黄不用;3.谵语烦躁不用;4.尿少色赤不用;5.脉数有力不用;这5种临床表现为阳热实证,绝对不能用附子。但临证要与假热证区别,如面红如妆,语言重复而低微...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