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治疗 同黏多糖贮积症Ⅰ型。加强出生前诊断为本症的惟一预防措施。 (二)预后 可能在儿童期死亡,也可存活较长,多死于呼吸道感染。...
...本病的鉴别诊断可以参看黏多糖贮积症Ⅰ型。...
...鉴别诊断的注意事项与黏多糖贮积症Ⅰ型相同。...
...本型黏脂贮积症可并发智力发育障碍,听力障碍,多发性成骨不全。...
...(一)发病原因 黏脂贮积症的病因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二)发病机制 这型黏脂贮积症的基本生化缺陷为神经节苷脂唾液酸酶缺乏。该酶缺乏可导致GM3和GD3神经节苷脂异常分布。这两种神经节苷脂可使组织细胞功能受累,并通过某种不清的机制而致病。...
...粘多糖症Ⅳ型,粘脂糖症Ⅳ型 Kohn(1975)研究了5例犹太病人,发现一种黏脂病的变异型。同年,Merin将这种变异型,确定为黏脂贮积症Ⅳ型,其特征为角膜浑浊,智力低下,精神异常,但无骨骼改变及面容粗笨。...
...(一)发病原因 黏脂贮积症的病因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二)发病机制 本症是由多种水解酶缺陷引起的,利用病人成纤维细胞混合培养发现,此症的基本生化缺陷是几种溶酶体酶的识别部位异常。溶酶体酶的正常组合需要细胞内的协同作用,即细胞合成、分泌...
...(一)治疗 同黏多糖贮积症Ⅰ型。 (二)预后 较好,多能活到成人。部分肝脏肿大者10岁前可死亡。...
...分支酶又称为α-1,4-葡聚糖:α-1,4-葡聚糖-6-葡糖基转移酶(α-1,4-glucan-6-glycosyl transferase),是糖原合成途径中必需的酶。缺乏此酶使糖原合成时形成的直链增长,分支点锐减,糖原分子结构近似植物的...
...(一)治疗 本病尚缺乏特效治疗。Hug等用细菌中提取α-酸性麦芽糖酶制剂治疗发现肝内糖原下降。Rymn等应用含麦芽糖酶的脂质体治疗婴儿型病人取得良好的效果。有人试用纯化α糖苷酶后,肝内糖原有所减少。 (二)预后 婴儿型常在1岁之内死亡;...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