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眼歪斜 用穴义:足阳明经循行于口、鼻、面部,上述病证,取本穴可疏通经络,消肿止痛,对于多种原因导致的面痛、口眼歪斜均可选用,常与颧髎、颊车、地仓、合谷等配伍应用。该穴皮肤由三叉神经第三支(下颌神经)分布,深层由三叉神经第三支的分支翼外肌...
...厥阴俞,经穴名。亦称阙俞。出《千金要方》。别名厥俞。属足太阳膀胱经。心包之背俞穴。在背部,当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布有第四、五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之,并有第四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皮支和颈横动脉降支。主治咳嗽,胸闷,...
...静脉和肋间神经。其深面,除胸内筋膜、胸膜和肺外,左侧穴位内侧有心包及其内的心脏,右侧则有膈、肝的上缘。 功用 通乳化瘀,宣肺利气。 主治病症 1.妇产科系统疾病:乳汁不足,乳腺炎; 2.呼吸系统疾病: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胸膜炎, 3.精神...
...与神经的行走路线不同,如在足三里穴位扎针,经络传导可沿胃经直达第二足趾,也可直对膝关节向上传导,而神经只会向下传导。③经络与神经密切相关。如针刺合谷穴,人会感到面上发热,有时汗出、泪流,这些都是针刺引起植物神经功能变化的效果。 (2)体液...
...箕门,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阴脾经。在大腿内侧,当血海与冲门连线上,血海上6寸。布有股前皮神经,隐神经和大隐静脉,股动、静脉。主治小便不利,遗溺,鼠蹊肿痛,阴囊湿痒等。直刺0.5-0.8寸,避开动脉。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
...穴位埋线对失眠、健忘、身疲乏力、腰膝酸软、月经不调、痛经有一定疗效。 这些“埋”入体内的线在15天到3个月里会被人体自然溶解吸收,能够疏通人体经络,调和气血,改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及内分泌失调,抑制肥胖者胃肠消化吸收和亢进的食欲,从而减少...
...筋膜。皮肤由第6、7、8肋间神经的前皮支分布。皮下筋膜内有皮神经和胸腹壁浅静脉的属支。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经腹深筋膜入腹直肌鞘前层。该层由腹外斜肌腱和腹内斜肌腱膜的前叶形成。针深进入腹直肌,至其鞘后的腹内斜肌腱膜的后叶和腹横肌腱膜。鞘内肌及鞘则...
...耳门穴,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少阳三焦经。在面部,当耳屏上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突后缘,张口有凹陷处。布有耳颞神经,面神经分支和颞浅动、静脉。主治耳鸣,耳聋,聤耳,齿痛,颌肿,眩晕等。直刺0.3-0.5寸。艾条灸5-10分钟。 〖...
...软骨,其作用可上提耳廓,受面神经分支支配。在皮下组织内,有颞浅动、静脉和耳颞神经。 〖特异性〗足太阳、少阳之交会穴。 〖取穴方法〗该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当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角孙穴直上方。正坐或侧伏,在耳廓尖上方,角孙穴之上,入发际1.5寸...
...0.5寸,不宜深刺。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取穴方法:该穴位于人体的胸外侧部,当第2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解剖:在第二肋间隙,胸大肌中,下层为胸小肌,肋间内、外肌;有胸外侧动、静脉,第二肋间动、静脉;布有胸前神经分又,...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