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本草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约着成于东汉时代以前)。 卷。原言已佚,散见《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今有清.孙星衍等辑本若干种。 本书收药物 365 种,分为上、中、下,是后汉以前药物学的总结。 学术价值: 文献价值:我国现存最早之药学著作。 理论价值:初步奠定...

http://zhongyibaodian.com/shennongbencaojing/index.html

神农本草经》_【中医宝典】

...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对药物的需求和认识也在不断提高,人们也对于治疗疾病的药物不断地摸索和实践。到了东汉时期,一部我国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的论述仍旧具有十分稳固的权威性,同时,它也成为了医学工作者案头必备的工具书之一。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505.html

神农本草经赞》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药学著作。卷。清·叶志诜撰。刊于1850年。本书以孙星衍所辑《神农本草经》为依据,将每种药物编成四言赞语,并加以简要的注释。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3/1671.htm

神农本草经赞》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药学著作。卷。清·叶志诜撰。刊于1850年。本书以孙星衍所辑《神农本草经》为依据,将每种药物编成四言赞语,并加以简要的注释。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363.htm

内科急症高热治段说_中医常识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发热分为初热期、高热期和余热期个阶段,并自拟个基本方分而治之,兹将其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1、初热期 指发热初起,邪气在表。证见发热恶寒,头痛,全身酸痛,鼻塞,咳嗽,咽痒或咽痛,舌苔薄白或薄黄,脉多浮或浮数。治宜疏解表邪,方用自拟“葛苏...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4932.html

明代名医(上)--历代名医(6)_【中医宝典】

...证类本草》为蓝本,集唐、宋诸家本草之精萃,益金、元、明各家药籍之不足,打破本草学沿用已久的上中下分类法,建立了界十六部分类法,同时建立了更完善的百病主治药分类法,创立了药物归经分类法,将本草学推向一个新的高峰。(王医)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3987.html

春色,二分尘土,一流水。全诗赏析

...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二分尘土,一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赏析 这首词是苏轼婉约词中的经典之作。词家一向以咏物为难,张炎《词源》曰:“诗难于咏物,词为尤难。体认稍真,则拘而不畅;模写差远,则晦而不明。要须收纵联密,用事...

http://wenxue360.com/mingju/mingju-571.html

中药毒性与不良反应_中药基础_【中医宝典】

...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神农本草经》把药物分为上中下,就是根据药性的无毒有毒来分类的;大体上是把攻病愈疾的药物称为有毒,而可以久服补虚的药物看作无毒。有毒的药物用后多有强烈的医疗...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a8807.html

说说中药的毒副作用_中药研究_【中医宝典】

...。清代名医徐大椿在《医学渊源》中说:“医书之最古者内经,本草起于神农。”《神农本草经》部著作大约成书于东汉末年,即公元前25年~200年之间,在这部书中收载有365种中药,按药物的毒性和疗效上中下:即上120种,能补养,“无毒”,可以...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307.html

砂淋丸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朴硝条中,至陶隐居始别之,而其化石之能则同也。然诸药皆消破之,恐于元气有伤,故加黄 以补助气,气壮旺,益能运化药力。犹恐黄 性热,与淋证不宜,故又加知母、芍药以解热滋阴,而芍药之性,又善引诸药之力至膀胱也。按∶此证有救急之法。当石杜塞不...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shalinwan.html

共找到287,24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