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遗传学》杂志2003年第一期日前刊登了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乐卫东教授的研究论文,对发现帕金森病新的突变基因的研究结果进行了阐述。在长达5年的研究中,乐卫东和他领衔的课题组第一次在国际上发现了2个第二号染色体的蛋白基因为...
...疾病基因Pkhd1的人类转录体长16.2kb,该基因在成人肾脏和胰腺中表达,在肝脏内表达水平较低。 研究人员称这一假定的ARPKD蛋白为fibrocystin,可能含有约4100个氨基酸,其结构与已发现的受体蛋白相似。 Harris博士...
...科研的触角已经深入到了基因水平,进而发现了更多药物的抗衰老作用…… 从理论上讲,如果抑制促衰老基因(或基因敲除)能延长寿命,那么抑制相同基因的药物也能延长生命。但实际上从基因到抗衰老药的路还很长。许多能延长寿命的基因已被发现,但没有一个能完全...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肿瘤科薛兴欢等在其近日完成的一项研究中发现,p27基因是乳腺癌的独立、有价值的预后因子——p27基因高表达的乳腺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p27低表达的患者。这一发现为乳腺癌的临床研究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有研究...
...是什么?从1953年发现DNA是双螺旋对称结构后,世人都认为已经找到了人类生命的奥妙,今年6月26日美国的柯林顿总统与英国的布莱尔首相同时宣布完成人类基因组草图,虽然如此,离人类能够破解所有的基因密码时候还早得很,可是,就现在所知的基因研究...
...调节血糖含量,控制病情发展。 2000年被列入国家863计划的“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的心血管疾病及肿瘤的基因研究”项目在武汉同济医院开始进行。同济医院基因病研究中心用80余只大老鼠进行实验研究发现,用普通注射器向患糖尿病的大老鼠注射基因药可使...
...就应同时都是近视;如果近视主要是由环境引起的,那么同卵双生双胞胎即使在一起长大,也不一定同时近视。结果发现,同卵双生双胞胎同时患近视的比率,比非同卵双生双胞胎高得多。 参与这项研究的眼科专家克里斯托弗·哈蒙德博士说,拥有易患近视的基因...
...有可能让我们对每一个肺癌患者量体裁衣,设计出独特的、效果最好和毒副作用最低的治疗方案。 基于肿瘤分子特点的抗癌药物选择 被誉为近5年来肺癌研究中的最重要发现之一的是,确定了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吉非替尼的靶向人群为东方人群中的非吸烟腺癌患者。我们的...
...在小儿先天性基础研究领域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的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科医院,最近又有重大发现。该院年轻的黄国英教授在其完成的《关于cx43基因异常小鼠模型的研究》课题中,在我国首次提出———cx43基因异常可直接导致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 据...
...中国眼科专家、河北省唐山市眼科医院留美博士岳向东经过几年对病基因潜心研究,终于取得突破,日前,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病的易感基因。这一成果为研究如何治疗青光眼提供了新思路。 青光眼是人类致盲眼病中的第二大杀手。在国内青光眼病...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