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术便览》贝母丸治咳嗽多日不愈。贝母(去心) 桑白皮 五味子 甘草(炙,各半两 知母(一钱半) 款冬花(二两)杏仁(去上为细末,炼蜜丸龙眼大,每临卧噙化一丸。早晨嗽多者,胃中有食积,至此时火气沉于肺中,以知母、贝母、地骨皮降肺火。黄昏嗽...
...仿白虎加人参汤之义,以滋其真阴不足(凉润之药得人参则能滋真阴),而脉之数者可变为和缓也。若已咳嗽吐脓血者,亦宜于服汤药外兼服犀黄丸。 至于肺病由于内伤,亦非一致。有因脾胃伤损,饮食减少,土虚不能生金,致成肺病者。盖脾胃虚损之人,多因肝木横恣...
...□ 仝小林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应用 鸡血藤有养血活血,通经活络之功;首乌藤功擅养心安神,祛风通络。二药配伍,共达养血活血,通经活络之功。 心得 治疗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四肢疼痛者。在使用雷公藤时,配合应用鸡血藤和甘草,能减少...
...□ 仝小林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来源 《伤寒论》大黄黄连泻心汤。 应用 大黄有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之功;黄连功擅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二药同为苦寒之品,相须为用,清泄胃肠实热之力增强。 心得 大黄黄连泻心汤中大黄清肠热,黄连...
...时疫热狂。配红花,治血晕。配防己,治吐衄。(风热去,血自止。)浸酒饮。《滇南本草》黄药子黄药子图片,味苦,性大寒。不可入药,医马之良药也。──务本卷三《中药炮制》黄药子『来源』本品为薯蓣科植物黄独的干燥块茎。『常用名』黄独。『产地』全国各地...
...黄柏条。 【附方】旧二,新六。 久近痰嗽自胸膈下塞停饮,至于脏腑。用知母、贝母各一两(为末),巴豆三十枚(去油,研匀)。每服一字,用姜三片,二面蘸药,细嚼咽下,便睡,次早必泻一行,其嗽立止。壮人乃用之。一方不用巴豆。(《医学集成》) 久嗽气急...
...生石膏等同用。 3、痈肿疮毒:天花粉有清热解毒、排脓消肿的作用。常用于乳痈(配瓜蒌、白芷、贝母、漏芦、蒲公英等)、痈肿(配连翘、银花、赤芍、归尾、炙山甲、皂刺等)、疖疮(配连翘、忍冬藤、甘草节、地丁、赤芍等)等。石斛与天花粉均有生津止渴的作用...
...百合味甘性平,属补益药。常用为敛阴润肺和清心安神药。百合配生地、麦冬、沙参,贝母,梨皮等,可用于阴虚肺燥的咳嗽。配沙参,五味子,马兜铃,诃子,麦冬等,可用于久咳不愈、肺阴虚而肺气浮散之证(久咳不止,已无实邪、咽干少痰,气短微喘)。 配麦冬...
...功能主治】化痰止咳,清热散结。适用于急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用法用量】每日早晚温服。【摘录】《资生录》▼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长寿药粥谱》引《资生录》:贝母粥【处方】粳米100g,砂糖适量,贝母(极细粉末)5-10g。【功能主治】润肺养胃...
...来源 《温病条辨》增液汤。 应用 玄参甘、苦、咸,微寒,凉血滋阴,泻火解毒;生地甘,寒,功擅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二药合用,共奏清热凉血,滋阴润肠之功。 心得 运用增液承气汤配合润肠通便的仁类药物,如火麻仁、郁李仁等,治疗因肠燥津枯所致便秘...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