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体系是中医疾病预测物质基础_《中医疾病预测》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皆可预测本经异常。如足太阳膀胱经委中穴可候腰背疾患,曲泽穴异常可预测心包疾患,足三里穴可以预测多种疾患。以上说明俞穴和经络异常是可以预测疾病,经络是疾病预兆物质基础。综上所述,脏象理论先兆预测基础,中医脏腑理论体现了人体内外表里...

http://qihuangzhishu.com/128/10.htm

络纹先兆——络纹相学_《中医疾病预测》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传统观点认为“久病入络”,然而事实上,初病即已入络。络脉不仅是疾病最终发展阶段,更是疾病最早披露之所……第一节 络脉先兆理论基础络脉,是经脉分支,络脉又分为别络、浮络及孙络,如《灵枢·脉度》说:“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jibingyuce/128-6-6.html

理清中医理论基础研究思路——李振吉谈973中医专项研究_【中医宝典】

...中医学与西医学是完全不同两个医学体系,在学术思想、理论构建、思维模式、临床实践、用药理论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已是公认观点。为此,在日前召开973计划中医理论基础研究专项(以下简称专项)申报指南说明会上,专项专家组副组长李振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411.html

藏医药独特医学理论_【中医宝典】

...首先什么是藏药?在藏药理论指导下所使用形成药物就叫藏药。藏医药理论和中医药理论有什么区别?第一,藏医药理论自成理论体系。第二,藏医药经典著作《四部医典》和《晶珠本草》中所使用二千六、七百种药材,这其中有一千三百多种是在中医药典籍中所...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132.html

中医药学来源理论形成及其特色溯源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某些疾病症状基础之上,对某些可以反复多次出现情形进行总结,发现了外治、针刺及灸法。 2中医药学理论形成 在奴隶社会里,人们由原始社会对自然和祖先崇拜,变为对神尊崇。到了春秋时期,随着社会政治巨变,人们对天命及鬼神信念有所动摇...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92.html

《黄帝内经》--最早中医理论典籍_医药之最_【中医宝典】

...”、“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其医学理论是建立在我国古代哲学理论基础之上,反映了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辨证思想。 黄帝内经成编於战国时期,是中国现存最早中医理论专著。总结了春秋至战国时期医疗经验和学术理论...

http://zhongyibaodian.com/yiyaozhizui/a11218.html

指络先兆_《中医疾病预测》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指络为经络系统孙络部分,为初病入络重要观察哨所,指纹浮沉长短和色泽变化,无不为内脏气血盛衰信号,尤其在儿科更可作为心肺吉凶预兆。指络与内脏相关性,目前正愈来愈引起人们兴趣……一、指络先兆理论基础指络诊是诊察手指食指络脉...

http://qihuangzhishu.com/128/96.htm

中医药基础研究发展提纲(试行)_【中医宝典】

...人才培养。以研究室建设为龙头,逐步建立起一支有深厚中医药基础理论,能把握中医药发展规律,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研究方法,能够跟踪生命科学前沿中医药基础研究队伍。培养造就一批既有良好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能力,又有深厚中医药基础理论与丰富实践经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0796.html

针灸基本理论_针灸常识_【中医宝典】

...基础,它是根据脏腑生理功能、病理表现,结合八纲、病因、经络等理论,通过四诊合参,对疾病的证候进行分析归纳,借以推断病因病机,病变部位及性质、正邪盛衰,以确定所患何证,然后根据证来决定治疗原则和方药。 针灸治病在脏腑证治方面应用较多,如...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291.html

形衰先兆_《中医疾病预测》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气血为主,故衰老先显现于足阳明经,足阳明经循面,故女子衰老先兆首先发露于面部。另外,肝藏血,《素问·六节脏象论》曰:“肝……以生血气”,肝主疏泄又司血量调节,女子以血为本,故最易耗血伤肝,肝开窍于,因此,渐昏花,眼目色晦暗,为女子衰老...

http://qihuangzhishu.com/128/453.htm

共找到879,12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