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重剂应用探讨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仝小林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经过适当配伍,黄芪可广泛用于各种虚证及虚实夹杂诸证,具有益气升提、补气活血、收口敛疮功,不论是内科、外科或妇儿等科疾病,都可发挥较好的作用。 ●黄芪是升阳药,轻用升压,重用降压。治疗低血压常用补...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6552.html

黄芪建中汤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伤寒杂病论》黄芪建中汤即前方小建中加黄芪一两半。气短,胸满者,加生姜一两;腹满者,去大枣,加茯苓一两半;大便秘结者,去大枣,加枳实一两半;肺气虚损者,加半夏三两。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肾气丸主。《圆运动的古中医学》黄芪建中...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huangqijianzhongtang.html

黄芪·草部·本草纲目

...释名 亦名戴糁、戴椹、 草、百本、王孙。(“芪”原作为“耆”)。 气味 (根)甘、微温、无毒。 主治 小便不通。用黄芪二钱,加水二碗,煎成一碗,温服。小儿减半。 酒疸黄疾(醉后感寒,身上发赤、黑、黄斑)。用黄芪二两、木兰一两,共研细。每服...

http://wenxue360.com/guji/1552.html

黄芪·草部·本草纲目

...释名 亦名戴糁、戴椹、 草、百本、王孙。(“芪”原作为“耆”)。 气味 (根)甘、微温、无毒。 主治 小便不通。用黄芪二钱,加水二碗,煎成一碗,温服。小儿减半。 酒疸黄疾(醉后感寒,身上发赤、黑、黄斑)。用黄芪二两、木兰一两,共研细。每服...

http://www.wenxue360.com/guji/1552.html

黄芪_《长沙药解》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术】

...汗。暮而卫气入阴,为营气所阻,不得内敛,故外泄皮毛而为盗汗。营热郁隆,不为汗减,热蒸血败,不能外华皮腠,久而肌肤枯涩,必至甲错。血肉腐溃,必生恶疮。甘、枣、生姜,补宣中气,芍药泻营热而清风木,桂枝达营气郁,黄芪行卫气郁,助以热粥而发微汗...

http://qihuangzhishu.com/1299/88.htm

黄芪的高产栽培新技术_中药种贮_【中医宝典】

...黄芪在7月上旬以前育苗,种植方式与种小绿豆一样,比其略浅一些,亩用种5-6公斤,可移栽5-6亩地。 黄芪全国性缺货,价格不断上涨已成为现实,为了加快繁育和生产,供应市场用药和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需求,现推出较为先进的种植技术如下。 黄芪在7...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a10220.html

黄芪_《药笼小品》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术】

...西产为佳。虽系种者,亦金井玉栏,体糯而甜,新货为上,稍久则色味尽减,不可用矣。去头去粗皮,切片蜜水拌炒,欲达肌肤,连皮生用。黄芪补气,亚于人参,然当归补血汤中,用黄芪倍于当归者。盖谓:有形血,不能速生;无形气,须当急固。故重用也,...

http://qihuangzhishu.com/1256/11.htm

身体顽麻—黄芪天麻酒_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黄芪天麻酒——原名“黄芪酒” [药物组成] 黄芪(去芦) 防风(去芦) 天麻 萆薜 白芍药 当归(去芦) 云母粉 仙灵脾 甘草 川续断各一两白术 茵芋(叶) 木香(不见火) 官桂(不见火) [功能主治] 治风湿痹,身体顽麻,皮肤瘙痒,筋脉...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6375.html

共找到459,47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