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热病(tularemia)又称土拉菌病或鹿蝇热,是一种人兽共患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淋巴结肿大,皮肤溃疡,眼结膜充血、溃疡,呼吸道和消化道炎症及毒血症等。本病于1907年由Mortin在美国发现,1921年...
...会致人死命,而且传染性也极强,是通过呼吸道和皮肤传染的。现在人类还没有任何有效的药物可以对抗这种病毒。但是一些研究发现,天花的内部机理与其他病毒有部分共同之处。由此,许多科学家认为,市场上已有的抗病毒药物也能抑制天花病毒,就像一种抗生素能够...
...猩红热是小儿常见的一种传染病,以2~10岁小儿最为多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最多。那么这个病是怎样传染的呢? 猩红热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经呼吸道感染而引起。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能引起很多疾病,在这些病人的鼻咽部存在大量的这种细菌,所以有...
...现在已在全世界范围内消灭了。成功的关键是普种可靠的疫苗及定期复种。 感染了天花病毒会有什么样的表现? 天花是由天花病毒所引起的烈性传染病。其特点是全身中毒症状严重,皮肤成批出现麻疹、丘疹、疱疹、脓疱,最后结痴、脱痴、遗留疤痕。本病传染性猛烈,...
...霍乱是霍乱弧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属甲类传染病。霍乱弧菌有两个生物型。古典生物型是真性霍乱的病原菌,此种霍乱世界上已很少见;爱尔托生物型是副霍乱的病原菌,为霍乱的主要病原。我国发生的霍乱均为副霍乱。人是霍乱弧菌生存的唯一宿主,所以霍乱病人和...
...猩红热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10岁以下的儿童,一年四季皆可发生,但以春季为多。 猩红热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猩红热样皮疹及脱屑为特征。后期少数病例可发生心肾并发症。 症状 脓毒性咽炎...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在婴幼儿中流行,临床特点为发热、流涕、眼结膜充血、咳嗽、口腔有科普利克斑及皮肤特殊的斑丘疹。麻疹病毒属副黏液病毒,直径100~150nm,其在外界生活能力不强,对阳光及一般消毒剂很敏感。紫外线能...
...有刺吸器官,让这些刺吸器官徐徐刺入皮肤,同时下唇在皮肤上向后弯曲,以使刺吸器官进入皮肤内。 雌蚊吸血与卵巢发育有密切关系。昆虫学家研究发现,一些蚊有生殖营养周期:蚊胃血消化与卵巢发育有着密切关系,可以说卵巢的发育和成熟与血液的消化同时进行。...
...(一)治疗原则1.治疗与预防相结合一经确诊就应早期彻底治疗,有利于防止转为慢性,有助于消灭病原体控制传染病的流行。治疗本身也是控制传染源的重要预防措施之一。在治疗患者的同时,必须做好隔离、消毒、疫情报告、接触者的检疫与流行病学的调查。2....
...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皮肤和周围神经。麻风杆菌是由挪威学者韩森于1874年首先发现,所以麻风病也叫韩森氏病。未经治疗的麻风病人是唯一的已知传染源。 麻风的潜伏期可长达几年,一般3至5年,有的甚至更长;麻风病在...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