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疫》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温疫》(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自叙 上卷 原 温疫初起 传变不常 急证急攻 表里分传 热邪散漫 内壅不汗 下后脉浮...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yilun/index.html

《温疫》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温病著作。二卷。明·吴有性撰于1642年。1641年山东、浙江等省疫病流行,医者以伤寒治法无效,枉死颇多。吴氏推究病源,指出是温疫,系感染“异气”(又名气或戾气)所致,由口鼻而入。对瘟疫病因和传染途径的认识,较之前人有较大突破。吴氏...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354.htm

《温疫》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温病著作。二卷。明·吴有性撰于1642年。1641年山东、浙江等省疫病流行,医者以伤寒治法无效,枉死颇多。吴氏推究病源,指出是温疫,系感染“异气”(又名气或戾气)所致,由口鼻而入。对瘟疫病因和传染途径的认识,较之前人有较大突破。吴氏...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161.htm

《伤寒总》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不可灸证 可火不可火证 可温证 火邪证 卷第三 结胸证 心下痞证 阳毒证 阴毒证 狐惑证 百合证 湿证 证 湿证 证 发汗吐下后病证 伤寒劳复证 阴阳易证 卷第四 暑表证 《素问》载五种暑 时行寒疫 时行寒疫治法 斑豆疮 ...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hanzongbinglun/index.html

瘟疫传症汇编》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瘟疫专着。二十卷。清·熊立品编次。所谓“传症”,指传染性病症。此书系《治疫全书》、《痢疟纂要》和《痘麻绀珠》三种著作的合刊本。刊于乾隆年间。《治疫全书》(六卷)系熊氏取《温疫》详予考订,兼采喻嘉言有关春温、疫病的论述以及其他有关瘟疫著作...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335.htm

瘟疫传症汇编》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瘟疫专着。二十卷。清·熊立品编次。所谓“传症”,指传染性病症。此书系《治疫全书》、《痢疟纂要》和《痘麻绀珠》三种著作的合刊本。刊于乾隆年间。《治疫全书》(六卷)系熊氏取《温疫》详予考订,兼采喻嘉言有关春温、疫病的论述以及其他有关瘟疫著作...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155.htm

瘟疫附_《医效秘传》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瘟疫者,因伤寒之热未已,更感时行之气,而为瘟疫也。其症身热头疼,烦渴呕逆,或有汗,或无汗。皆由温热相合而成,治宜寒凉解热为主。经曰、更遇温气,变为瘟疫。则知是再感温气而成瘟疫,更感温热而成温毒者也。何活人书混注冬温症下,而百病歌强以冬温温...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iaomichuan/815-4-8.html

温瘟不同_《时》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温者,温热也;瘟者,瘟疫也;其音同而其实属不同。又可《瘟疫论》中,谓后人省 加 为瘟,瘟即温也。鞠通《温病条辨》,统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为一例。两家皆以温瘟为一。殊不知温热本四时之常气,瘟疫乃天地之厉气,岂可同年而语哉!夫四时...

http://qihuangzhishu.com/710/120.htm

疫病有三种_《松峰说疫》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轻者或喘嗽气壅,或鼻塞声重,虽不治,亦自愈。又有发于夏秋之间,其症亦与瘟疫相似,而不受凉药,未能一汗即解,缠绵多日而始愈者,此皆所谓寒疫也。三曰疫。其症则千奇百怪,其则寒热皆有,除诸瘟、诸挣、诸痧瘴等暴怪之外,如疟痢、泄泻、胀满、呕吐...

http://zhongyibaodian.com/songfengshuoyi/699-8-2.html

瘟疫_《医学正传》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附∶大头天行 虾蟆瘟)《内经》曰∶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又曰∶冬不藏精者,春必瘟。是以多感于房劳辛苦之人,安乐者未之有也。俗名瘟病,医书曰疫疠,曰黄病,岭南闽广等处曰瘴气,盖指山岚雾露烟瘴湿热...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zhengzhuan/611-7-1.html

共找到193,02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