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法秘传_《金针秘传》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针法手法,不传之秘,尽在此卷,学人其尽心焉)...

http://zhongyibaodian.com/jinzhenmichuan/716-11-0.html

痈疽阳证_《医宗金鉴》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方歌】阳证初起焮赤痛,根束盘清肿如弓,七日或疼时或止,二七疮内渐生脓。痛随脓减精神爽,腐脱生新气血充,嫩肉如珠颜色美,更兼鲜润若榴红。自然七恶全无犯,应当五善喜俱逢,须知此属纯阳证,医药调和自有功。【注】凡痈疽初起,焮热赤痛根束者,晕...

http://qihuangzhishu.com/337/1551.htm

难经针法_《中医刺灸》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难经》是一部阐述《内经》中有关脉学、经络、脏腑、疾病、腧穴、针法等问题的著作,相传为秦越人(扁鹊)所作。全书以质疑问难开工共分八十一难,其中第六十九难至八十一难主要讨论针法及其补泻法的运用。《难经》进一步丰富了《内经》的理论,对后世...

http://qihuangzhishu.com/113/102.htm

半刺_针法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五刺法的一种。即刺入很浅,并很快拔针,不伤肌肉,如拔毛状。这是古代应用于治肺病的一种针法(《灵枢·官针篇》)。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banci-2392.html

五刺_针法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是适应与五脏有关病变的五种古代针法。即:半刺,豹文刺,关刺,合谷刺,输刺(《灵枢·官针篇》)。各详本条。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wuci-2466.html

温针_针法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是在应用针法的同时加以温热刺激的一种疗法。一般多在针入皮下的毫针柄上,或针体部用艾绒燃烧,使热通过针体传入体内,达到治病的目的。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wenzhen-2465.html

皮内针法_中医针灸技术_【中医宝典】

...【概述】 皮内针法又称埋针法,它是将一种特制的针具留置于皮内或皮下,进行较长时间刺激的一种方法。 它是毫针留计法的发展,对提高某些疾病的临床效果有一定作用。【器具药物】 目前用得较多的皮内针针具为颗粒式(麦粒式)和揿钉式两种。以揿钉式更较...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b36484.html

痈疽阴症_《外科十三方考》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阴症初起如粟大,不红不肿疙瘩僵,木硬不痛不 肿,疮根平大黯无光,三七之后不溃腐,软陷无脓结空仓,疮上生衣如脱甲,孔中结子似菡房,紫黑脓稀多臭秽,如见七恶定必亡,须知此属纯阴症,纵有岐黄命不长。凡痈疽初起,不红不肿,不 热,状似粟米疙瘩,...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keshisanfangkao/886-5-6.html

皮肤针法_中医针灸技术_【中医宝典】

...【概述】 皮肤针法是一种多针浅刺人体腧穴或特定部位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针刺法。因为它的刺激轻微,又只局限在身体表面,适用于儿童病人,所以还被称为“小儿针”。皮肤针法和其他针法不同点,除了刺得浅以外,叩刺的重点还着重在十二经线和皮部,不仅仅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b36483.html

痈疽阴证_《医宗金鉴》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方歌】阴证初起如粟大,不红不肿疙瘩僵,木硬不痛不焮热,疮根平大黯无光。七朝之后不溃腐,陷软无脓结空仓,疮上生衣如脱甲,孔中结子似含芳。紫黑脓稀多臭秽,若见七恶定知亡,须知此属纯阴证,虽有岐黄命不长。【注】凡痈疽初起,如粟米大之疙答,不红...

http://qihuangzhishu.com/337/1552.htm

共找到38,73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