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_《中医基础理论》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经络是致病因素直接或间接作用于经络系统而引起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联系功能、气血运行及信息传导的异常。由于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当人体感受外邪或由于其他原因而导致气血失调时,经络及其所络属的脏腑必然会产生相应的病理变化。因此,学习...

http://qihuangzhishu.com/44/129.htm

_《古今医统大全》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经曰∶百病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之动而为变者,岐伯历举十九条而属火者五,此非相火为之出于脏腑者乎?考诸《内经》,少阳为螈 ,太阳时眩仆,少阴瞀暴喑,郁冒不知人。非诸热瞀螈之属火者乎?少阳恶寒鼓栗,胆振寒,少阴洒淅恶寒振栗,既...

http://qihuangzhishu.com/336/491.htm

外科疾病的因病_【中医宝典】

...外科疾病的因病 外科疾多生于体表,易诊断,但每一种外科疾病都有不同的致病因素和发病机理,中医临床主张“审症求因,辨证论治”,不同的因病,证候与治疗也就不同。因此,掌握因病,对于诊疗外科疾病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一节 致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236.html

奇恒_《内经博议》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循恒道.有非恒道所可得而揆度也.于是岐伯又设奇恒一门.以度奇.其文本六十首.书阙简脱.今可论者十之二耳.如五脏别论.奇.大奇.脉解篇.气厥.腹中.逆调诸篇.俱从运气脏腑经络而外.拈其之厥逆错杂.所谓回则不转.乃失其...

http://qihuangzhishu.com/726/54.htm

内经七篇大对疾病的认识_【中医宝典】

...;疾病 ;病因;;治则;治法 《内经》中的七篇大是王冰在整理《素问》时补入的,主要论述运气学说,为《内经》主要学术内容之一。笔者在学习中发现七篇大对疾病的认识有独到之处,与《内经》其它篇章论述有着鲜明的不同,兹探析如下。 (1)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798.html

_《古今医统大全》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丹溪诸先生者出,始他证之作中风,治法当异。此又卢氏治例,可谓深达病情之者,则河间所五志过极为之例,非真中风也。而王安道又曰∶人有卒暴僵仆或偏枯,或四肢不举,或不知人,或死,或不死者,世以中风呼之,而方书亦以中风治之。因尝考诸经论风...

http://qihuangzhishu.com/336/344.htm

老年健忘:脾肾两虚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能够形成健忘。但在健忘的中并非五脏均等,而是以脾肾的亏损为核心,先、后天之本的不足,既能够影响其他脏腑,又能够形成痰浊和瘀血。因此,健忘的在本质上是脾肾的亏虚。 由于老年健忘发生于衰老的群体,所以与普通健忘相比,脑老化是其最显著的特点...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9251.html

三焦虚寒_因病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三焦虚寒指上、中、下三焦虚寒。 【三焦虚寒】 指上、中、下三焦虚寒。上焦指心肺的虚寒;中焦指脾胃的虚寒;下焦指肝肾的虚寒。水肿病和下消之一。...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5790.html

奇经八脉_《中医基础理论》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奇经八脉联系于十二经脉之间,起着调节十二正经的气血的作用。所以,奇经八脉的病理亦关系到全身。(一)督脉督脉上络于脑,下络于肾,总督一身之阳。所以,阳经的病证多关系于督脉。另外它与冲脉同起于胞中,所以其病理又常与妇科疾患有关。故曰:“...

http://qihuangzhishu.com/44/131.htm

痢疾因病分析_传染病_【中医宝典】

...饮食,两者互相影响,往往内外交感而发病。 痢疾的病变脏腑,主要在肠腑。无论是暑湿、疫毒时邪,还是风寒之邪,其的关键所在,都是邪毒积滞于肠腑、凝滞津液、蒸腐气血所致。邪毒积滞肠腑,气机壅阻,凝滞津液,蒸腐气血,则发为痢下赤白。邪毒熏蒸,故...

http://zhongyibaodian.com/chuanranbing-2/b1589.html

共找到188,97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