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德铭_二、识关键,辨与辨证相结合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陆师强调临床诊治首先识,把辨与辨证结合,成为其临床思维特色。1.辨证论治中医特色,但中医不仅讲辨证,也强调辨。辨就是辨识具体疾病。清代《兰台轨范·序》:“欲治病者,必先识之名, 能识病名而后其之由生,知其所由生又当辨其生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ludeming/557-3-2.html

精气夺则虚 无邪人亦——兼与张英栋先生商榷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攻邪一途,而是补益与祛邪二法皆不可偏废,重在谨守,辨证调治。这主要中医对疾病认识有关。中医认为疾病产生由于人体阴阳平衡失调所致,诊疗疾病必须“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另一方面,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虚实概念为辨证...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8877.html

从状态辨治才能圆活法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辨识、辨证论治、辨象论治、辨质论治、辨论治。匡氏指出:“我对《周易》‘象论’及《内经》藏象学说有所领悟,认为中医诊疗学根本特色辨象论治。面象、舌象、脉象、神色形态……都是象。‘司外揣内’‘外’就是‘外象’。“藏居于内,形见于外,...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0702.html

创新继承让传统火针焕发生机_【中医宝典】

...中医临床诊疗技术(火针赞刺法治疗带状疱疹)临床评价及方法学研究”提出,“火针赞刺法”一种集火针、火罐、针刺放血等疗法于一体综合疗法,理论源于《灵枢·官针》“燔针”、“淬刺”和“赞刺”等经典针法,与单一疗法相比更具有疗效优势,而且操作...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7987.html

中医预防学体系与特色_【中医宝典】

...,半死半生也。” 3)预防伤残。 3、后防复: 疾病治疗后,要积极防止复发,中医提出了祛邪务尽,防劳复、防食复、防房复等具体措施。 二、中医预防学特色: 1、天人相应预防观 《吕氏春秋》言:“四时之化,万物之变,莫不为利,莫不为害。...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807.html

经方治疗核心用药——张锡纯用经方启示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答案不能。张氏明言“宜因时、因地、因人细为斟酌”。 治发机先,小青龙后从龙汤 针对用药,不仅体现在“临证察”上,而且可以“治发机先”,这“对症状体征用药”所无可比拟中医历来有“治未病、治欲、治已”之说,皆围绕而非症状来...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6711.html

如何认识和发展以脉辨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在诊病辨证上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成为反映人体反应性和适应能力尺标,在诊病和辨证中起到充分作用。 脉辨问题祖国医学重大关键性“学案”之一,认清其性质意义,理清其历史沿革,批判其干扰影响,发扬其学术精萃对中医脉学发展具有很大意义。...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99.html

中医特色到国家优势_【中医宝典】

...优势。与西医相比,中医不仅医学,也文化,人文与科学统一,体现东方文化底蕴和思维。其“特色”讲求从整体联系、功能、运动变化角度把握生命规律和疾病演变,以及个性化辨证施治、求衡性防治原则、人性化治疗方法、多样化干预手段、天然...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3636.html

临证更应察用药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中医学院教材编写之时”,并推测这样做为了“尽量使中医基础理论沾染上‘辩证唯物论’色彩缘故”。 目前讲“证”概念历史,不超过60年。最初提出“证”,为了强调中医学特色”和“优势”,但因为其只是一种规定或者约定,所以时至今日,“...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8570.html

中医发展传统模式_【中医宝典】

...作为酷爱中医药事业,并决定为之奋斗终身普通一员,认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壮大需要“坐堂医”、 “医院中药房炮制中药”等传统方模式。 中医坐堂中医大夫在中药店坐堂行医并接受相关中医药知识咨询诊疗行为,即通常所说“坐堂医”,传承、发展...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3629.html

共找到1,091,17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